出处
《安全与健康》
2003年第01S期45-45,共1页
Safety & Health
同被引文献27
1 马海军,吴广林,欧玉金.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培训的探讨[J] .现代焊接,2011(3):54-56. 被引量:1
2 徐成伟,李汇华.苯乙烯毒理学研究进展[J]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3,14(1):21-24. 被引量:3
3 刘娟,杨红,刘颖.电焊工94例的角膜结膜改变[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9):730-731. 被引量:7
4 Welding- Related Expenditures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inU. S.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Mining Industries ( May 2002) America Welding Society. 被引量:1
5 陶凌.液晶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电路的设计与实现[J].南昌大学,2007. 被引量:1
6 王秀玲.二甲苯毒理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7,24(2):77-79. 被引量:28
7 司跃琴,李亚伟.电焊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探析[J].工业设计;2011(11):155. 被引量:1
8 肖永清.焊接作业安全预防措施[J]安全园地,2011. 被引量:1
9 .Welding-Related Expenditures 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n U.S.Manufacturing,Construction,and Mining Industries[]..2002 被引量:1
10 陶春芳,陈道湧,缪思维,温学新,姚玉华.某钢结构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26(4):387-38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1 赵春娥,孙康岭,彭广耀.电焊面罩的发展研究[J] .现代焊接,2012(8):60-61.
2 赵春娥,孙康岭,彭广耀.电焊面罩的发展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42(1):73-74. 被引量:1
3 田敏.电焊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8):86-86. 被引量:1
4 陈熠道.焊接危害的防护设计[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107-108. 被引量:1
5 王宏斌.浅析矿山电焊作业危害与防护[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6(3):76-79. 被引量:1
6 徐小林.南京市某脱硫脱硝装置生产基地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J] .职业与健康,2021,37(13):1742-1745.
1 洪军,白孝良.对焊钳不易发热性能的探讨[J] .劳动保护,1995(3):38-39.
2 高仁斗.预防手工电焊触电事故措施的探讨[J] .安全,1993(4):9-12.
3 邵伟.结构钢焊条焊接烟尘的危害与防护浅论[J] .焊接技术,2003,32(1):60-61. 被引量:3
4 王凤春.浅谈做好焊接培训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209-209.
5 文武.手工电焊的安全操作[J] .山东农机化,1994,0(7):29-29.
6 欧泽兵.电弧焊弧光幅射的危害与防护[J] .电焊机,2011,41(11):51-54. 被引量:5
7 李雪爱,王文彪.浅谈金属腐蚀危害与防护[J] .化工管理,2013(12):158-158. 被引量:19
8 黄勇,康龙.铝焊接烟尘及其危害与防护[J] .电焊机,2011,41(2):39-43. 被引量:4
9 孙清兰,代贵军,李国民.手工电气焊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6):66-67.
10 李津愚,王俊保.手工电焊烟尘危害的治理与防护[J] .机电安全,1998(9):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