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银市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银区自然条件差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区域内土地出现 ?一定程度的退化 ,主要表现为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四个方面。本文从土地退化的现状入手 ,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逐个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
作者
陈彩虹
机构地区
白银市白银区水利局
出处
《甘肃农业》
2003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白银市
土地退化
成因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
土壤次生盐渍化
耕地面积
生态环境建设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白银市白银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白银区志,2002.
被引量:1
2
荆向田.白银离扬程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成因及改良措施,1997(10).
被引量:1
3
吴国振.
白银区沿黄灌区盐碱土的现状调查及改良措施[J]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2):62-64.
被引量:7
4
南忠仁,李吉均,张建明,程国栋.
干旱区土壤小麦根系界面Pb、Ni行为的环境影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污灌耕作土为例[J]
.中国沙漠,2001,21(1):34-38.
被引量:7
5
南忠仁,李吉均,张建明,程国栋.
白银市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3):170-173.
被引量:43
6
奚国金;张家桢.西部生态,2001.
被引量:2
7
龚子同;史学正.我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1990.
被引量:1
8
吴锦奎,丁永建,陈彩虹.
白银市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及修复[J]
.人民黄河,2005,27(6):42-4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张景光,王新平.
甘宁蒙陕退耕还林(草)中的适地适树问题[J]
.中国沙漠,2002,22(5):489-494.
被引量:13
2
张秀梅,唐以剑,章申.
白洋淀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污染物含量与变化规律研究[J]
.地理译报,1997,16(2):62-69.
被引量:18
3
朱显谟.黄土高原水蚀的主要类型及其有关因素(三)[J].水土保持通报,1982,(1).
被引量:7
4
顾淑华 夏增禄 等.红壤性水稻土添加铅、磷、石灰、紫云英对水稻吸收铅的综合效应初探.土壤环境容量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109-116.
被引量:1
5
殷允相 雍家先 等.宁夏主要土壤及粮食作物中九种有害元素背景值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88,7(6):1-4.
被引量:1
6
Bowen(鲍恩),HJM.元素的环境化学(中译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113.
被引量:1
7
Nan Z R,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1999年,63卷,546页
被引量:1
8
Brun L A,Environ Pollut,1998年,102卷,151页
被引量:1
9
Miner G S,J Environ Quality,1997年,26卷,989页
被引量:1
10
张秀梅,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16卷,2期,6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1
1
赵保卫,王刚.
白银市郊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步调查与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79-81.
被引量:18
2
田其云,曹艳英.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治理环境资源问题的技术规范初探[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98-103.
被引量:5
3
吴锦奎,丁永建,陈彩虹.
白银市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及修复[J]
.人民黄河,2005,27(6):42-44.
被引量:3
4
杨军,陈同斌,郑袁明,罗金发,刘洪禄,吴文勇,陈玉成.
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健康风险分析——兼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测定指标的可靠性[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61-1668.
被引量:73
5
赵中金,黄昀,周优良.
重庆市农业环境质量安全现状与防治对策[J]
.四川环境,2006,25(4):123-126.
6
廖晓勇,陈同斌,武斌,阎秀兰,聂灿军,谢华,翟丽梅,肖细元.
典型矿业城市的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复合污染评价——以“镍都”金昌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06,25(5):843-852.
被引量:78
7
陈彩虹,吴锦奎.
黄土高原矿业城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修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29-132.
被引量:4
8
李小虎,汤中立.
甘肃省白银市冶炼厂周围土壤中Cd、Cu、Pb、Zn的富集分布[J]
.工程勘察,2007,35(5):23-27.
被引量:11
9
雷思维,吴国振,王兴峰.
白银区土壤和春小麦中重金属分布规律调查分析[J]
.甘肃冶金,2007,29(4):86-88.
被引量:12
10
郭朝晖,宋杰,陈彩,程义.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J]
.生态环境,2007,16(4):1144-1148.
被引量:32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景光,王新平.
甘宁蒙陕退耕还林(草)中的适地适树问题[J]
.中国沙漠,2002,22(5):489-494.
被引量:13
2
朱显谟.黄土高原水蚀的主要类型及其有关因素(三)[J].水土保持通报,1982,(1).
被引量:7
3
赵晓英 陈怀顺 孙成权.恢复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6-8.
被引量:5
4
白银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白银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被引量:4
5
王龙昌,王立祥,王庚龙,李生才,马志林.
白银市生态农业建设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34(3):229-236.
被引量:2
6
吴国振.
白银区沿黄灌区盐碱土的现状调查及改良措施[J]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2):62-64.
被引量:7
7
邓楠.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1-2.
被引量:5
8
查小春,唐克丽.
黄土丘陵林区开垦地土壤抗冲性的时间变化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2):8-11.
被引量:18
9
吴绍洪,郑度,杨勤业.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与生态建设战略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10-20.
被引量:32
10
陈生合,李国标.
白银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J]
.甘肃农业,2001(3):18-2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吴锦奎,丁永建,陈彩虹.
白银市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及修复[J]
.人民黄河,2005,27(6):42-4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彩虹,吴锦奎.
黄土高原矿业城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修复——以甘肃省白银市区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129-132.
被引量:4
2
林文.
白银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38(1):34-35.
被引量:2
3
陈彩虹.
白银市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对策[J]
.甘肃农业,2003(4):49-50.
被引量:1
1
杜世坤.
白银区根际微生物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甘肃科技纵横,2014,43(7):118-119.
被引量:1
2
吴国振.
白银区沿黄灌区盐碱土的现状调查及改良措施[J]
.农村生态环境,2000,16(2):62-64.
被引量:7
3
张连梅.
甘肃白银区辣椒疫病的流行原因及综合防治[J]
.植物医生,2001,14(6):19-20.
4
吴锦奎,丁永建,陈彩虹.
白银市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及修复[J]
.人民黄河,2005,27(6):42-44.
被引量:3
5
苏有国.
白银区武川乡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调查[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1):17-19.
6
苏有国.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2S):28-29.
7
强维青.
白银市沿黄灌区甘薯丰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3):14-15.
8
吴燕聪.
白银区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特征[J]
.甘肃科技,2015,31(24):25-27.
被引量:1
9
南忠仁,李吉均.
干旱区耕作土壤中重金属镉铅镍剖面分布及行为研究——以白银市区灰钙土为例[J]
.干旱区研究,2000,17(4):37-45.
被引量:38
10
王廷丽.
白银区农村饮水现状及发展规划[J]
.甘肃科技,2013,29(2):6-7.
甘肃农业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