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 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作者
黄守宏
机构地区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
出处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7,共2页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n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y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非农产业
中国
劳动力转移
城乡统筹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1
祖海芹.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八大途径[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4(2):91-92.
被引量:4
2
[2]涂逢贤.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34.
被引量:1
3
.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
被引量:306
5
国家统计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转移状况分析[M].国家统计局网站,2002-05-01.
被引量:1
6
周大仁.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几点建议[J]
.咨询与决策,2003(2):10-11.
被引量:1
7
段小梅.
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农村经济,2003(3):62-65.
被引量:28
8
谷永芬,李松吉,杨慧瀛.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J]
.学术交流,2003(2):66-68.
被引量:4
9
李专.
对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03(4):29-30.
被引量:1
10
张晓水.
“民工潮”及其负效应[J]
.调研世界,2003(4):37-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胡晓敏,余庆瑜.
农民增收的空间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3):104-105.
被引量:3
2
曾美芬.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其化解[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7):90-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熊伟.
思南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J]
.农技服务,2007,24(7):109-111.
被引量:1
2
孙芳.
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人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Panel Data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04X):9-10.
被引量:1
3
何海.
第二代农民工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09(10):229-231.
被引量:8
4
吕文峰.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障碍及其消解[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46-47.
5
李倩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收入的相关性研究[J]
.经济纵横,2007(9X):45-47.
1
梁基.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一)[J]
.云南农业,2003(12):5-5.
2
许文兴.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J]
.东南学术,2004(S1):142-147.
被引量:5
3
冀育丰.
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
.云南农村经济,2003(4):51-53.
4
邓基荣.
临洮县发展畜牧业的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2,32(3):75-75.
5
龚映清,王瑞.
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城镇化[J]
.经济研究参考,2007(30):25-26.
被引量:1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