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产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今玉米病虫害影响着玉米产量和品质,玉米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是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东北采用的农业与化学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配套防治措施,玉米常见的虫害有大斑病、小班病及黑粉病,本文将综合阐述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作者
葛其权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年第7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东北
玉米
病虫害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刘传兵,王黎明,杜世凯,郑兴权,向发洪,李希腾,冯春福.
南繁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61-161.
被引量:26
2
张社梅,赵芝俊.
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分析[J]
.玉米科学,2009,17(3):149-152.
被引量:29
3
晋齐鸣,李建平,张秀文,王广祥,宋淑云,刘煜才,王立新.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2):84-88.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刘宏伟,鲁新,李丽娟.
我国亚洲玉米螟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5,13(z1):142-143.
被引量:48
2
刘桂玲,陈举林,李平海.
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36-38.
被引量:13
3
王凤娟,邓仰勇.
玉米病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村科技开发,2004(9):24-25.
被引量:3
4
庞志超,岳德荣,任金平,张秀文,刘煜才,胡吉成.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评估[J]
.玉米科学,1995,3(A01):1-3.
被引量:5
5
石洁,王振营,何康来.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J]
.植物保护,2005,31(5):63-65.
被引量:99
6
王天忠,谢启洪.
玉米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
.农业新技术,2005(5):14-15.
被引量:3
7
岳秀荣,王运智,张功礼.
我国玉米生产消费现状和新品种推广趋势浅析[J]
.中国种业,2006(3):8-9.
被引量:1
8
李余良,胡建广.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71-75.
被引量:29
9
王晓辉.
2005/06年度中国粮食及玉米市场供需趋势分析[J]
.农业展望,2006,2(4):19-22.
被引量:1
10
宋同明.
发展我国特用玉米产业的意义、潜力与前景[J]
.玉米科学,1996,4(4):6-11.
被引量:134
共引文献
77
1
李红,晋齐鸣,王立新.
吉林省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2002,27(z1):33-34.
被引量:13
2
晋齐鸣,骈跃斌,宋淑云,李红,沙洪林,张伟.
玉米苗期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355-359.
被引量:16
3
王振华,鄂文弟,张林,杨传平.
Mo17抗玉米丝黑穗病的基因效应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23-326.
被引量:4
4
王汉宁,贾小霞.
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J]
.甘肃农业科技,2006,37(4):42-44.
被引量:1
5
高树仁,李新海,王振华,李明顺,张世煌.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基因效应[J]
.作物学报,2006,32(10):1453-1457.
被引量:11
6
孙发明,刘兴二,焦仁海,徐艳荣,于明彦.
论春玉米区抗丝黑穗病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B07):20-22.
被引量:2
7
邱红波,彭忠华,胡安龙,韦贵芹.
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SSR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39-3141.
被引量:4
8
刘长华,王振华.
玉米丝黑穗病田间接种浓度与发病率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8,16(1):119-121.
被引量:24
9
王世伟,姜丽娟,李旭业.
外源DNA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玉米及后代分子验证研究进展[J]
.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76-80.
10
杨红星.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14-21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2
1
张乃君,齐彬彬,牛真.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0(6):22-22.
被引量:4
2
刘刚.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1(7):144-145.
被引量:15
3
徐贵英.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9):22-22.
被引量:1
4
范景军.
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160-160.
被引量:16
5
汪毅.
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浅析[J]
.南方农业,2016,10(3):10-11.
被引量:1
6
楚剑锋,孟繁君.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2):97-97.
被引量:1
7
吴玉安.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7):101-101.
被引量:1
8
沙吾列.阿合买提,沙丽马.克孜.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
被引量:2
9
王绕成.
关于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的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被引量:2
10
王蕾,侯晓东.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3X).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汪毅.
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浅析[J]
.南方农业,2016,10(3):10-11.
被引量:1
2
王琼芳.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
.农家致富顾问,2017,0(12):74-74.
被引量:1
3
王梅.
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乡村科技,2016,7(9):87-88.
4
沈婕.
玉米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探究[J]
.南方农业,2016,10(33):27-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梅.
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
.乡村科技,2016,7(9):87-88.
2
丁云秀.
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
.乡村科技,2019,0(14):100-101.
被引量:2
3
白杨.
玉米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J]
.吉林农业,2019,0(17):77-77.
1
宁国华.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科技传播,2012,4(20):120-120.
被引量:4
2
郑和平,王立伟,任国良.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温玉601选育报告[J]
.种业导刊,2011(7):24-25.
被引量:8
3
韩景君.
简论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148-148.
被引量:1
4
孟玲娜.
东北春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8(7).
5
梅立锋.
筒析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108-108.
6
刘姿梅.
浅谈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2):187-187.
被引量:1
7
南文华,毛建昌,李发民,刘建.
玉米新品种陕单226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224-227.
被引量:2
8
罗翠芝.
2004年凤庆县玉米大小斑病大流行原因及治理对策[J]
.临沧科技,2005(3):22-23.
9
田茂平,马俊,张昌贵.
退耕还林小班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B05):104-105.
10
朱明旗,赵利平,郝兴安.
陕西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J]
.陕西农业科学,2000,46(11):10-11.
被引量:4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