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回顾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检验标本150例和2012年9月~2013年9月进行临床检验标本150例,作为检验标本按照标本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并且按照标本类型不同分别检验其阳性率。结果:两组标本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了解流行性疾病的状况,通过分类检测可以很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对于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李春辉
机构地区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奋进乡卫生院
出处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3X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标本微生物
阳性率
不同时期
比较分析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1
秦志洪.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6):48-48.
被引量:15
2
杨柳,郭清莲,申及,涂建成.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73-1574.
被引量:73
3
刘微.
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20-20.
被引量:14
4
张永旭.
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17-418.
被引量:22
5
赵建.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7):106-107.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申子瑜,李少男,王治国.
我国政府对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的管理行为[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6-8.
被引量:24
2
倪语星,杨莉.
临床微生物学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9):581-583.
被引量:27
3
张红梅.
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584-585.
被引量:21
4
张卓然,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8-529.
被引量:1
5
别明江,余倩,王婷立,何学令.
二级医院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78-3779.
被引量:6
6
王雪文,顾克菊,陶建敏.
微生物标本采集中的存在问题及干预对策[J]
.上海护理,2009,9(1):47-48.
被引量:27
7
董毅娟.
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9):13-14.
被引量:17
8
郭文涛.
如何做好微生物标本分析前的规范操作[J]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796-797.
被引量:14
9
张凤梅.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9):931-931.
被引量:7
10
富志英.
双瓶血培养与之前单瓶血培养检测结果比较[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5):1313-131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8
1
杨美竹.
研究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
.中国农村卫生,2018,0(16):26-27.
被引量:1
2
张焕芝,吕春艳.
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方式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6,29(35):74-75.
被引量:1
3
尚德福,杨迎军.
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布[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1):307-307.
被引量:3
4
华艺芳,何梗秀,王春玲.
临床标本阳性率检验结果探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6):436-437.
被引量:1
5
袁红霞,黄红卫,周安文.
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阳性率的结果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2):115-115.
被引量:2
6
连金泉.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336-337.
被引量:1
7
粟爱平.
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探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1):258-259.
8
吴小青,翁秀清.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27):157-157.
被引量:1
9
梁月英,温韵洁.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流行病学分布现状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208-208.
被引量:1
10
朱奋勇.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比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485-486.
同被引文献
14
1
刘学杰,宣瑛,娄峥.
一株临床不常见念珠菌的检验[J]
.检验医学,2009,24(4):289-291.
被引量:2
2
程向方,王雷.
阴道念珠菌4种常用检验方法的比较及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1390-1391.
被引量:6
3
朱秋丽,陈霞.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662-5663.
被引量:44
4
赵建.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7):106-107.
被引量:36
5
胡易伯.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药物与人,2014,27(8):123-123.
被引量:11
6
景晓敏.
探讨常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中影响念珠菌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23-24.
被引量:3
7
贺爱民,陈文萍.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119-120.
被引量:22
8
阎莉范.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173-174.
被引量:7
9
熊彦东.
探讨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J]
.中外医疗,2014,33(28):189-190.
被引量:8
10
叶琛.
妇科炎症感染中念珠菌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5):65-6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李从凤.
关于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6,35(1):189-190.
被引量:7
2
苏丽.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106-107.
被引量:11
3
韩颖.
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120-120.
被引量:5
4
王雪菲.
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0):170-1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王敏霞.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意义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5):176-176.
被引量:4
2
韩鑫鑫.
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59):132-132.
3
雷嘉莲,刘萌萌,马春玉.
分析多种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3):63-63.
被引量:10
4
原芳萍.
目标性监测、实时干预联合使用对控制ICU院内感染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7(1):108-110.
5
段志豪.
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临床阳性率[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3603-3603.
被引量:2
6
孙春琼.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17-119.
被引量:9
7
石冲冲.
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4):384-387.
被引量:4
8
潘斌,孙晓红.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差异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99-3300.
被引量:3
9
胡品.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2018,37(25):191-193.
被引量:3
10
焦云专.
分析不同时段血培养、粪便培养及痰培养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布情况[J]
.临床研究,2017,25(12):168-169.
被引量:1
1
赵殿龙,王知军.
老年人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治[J]
.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1):77-78.
2
王贵明.
SysmexXS-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末梢血应用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6):108-108.
3
黄彧.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J]
.淮海医药,2015,33(6):560-561.
被引量:3
4
张卫国,匡金石.
84例尿液分析中蛋白探讨[J]
.涟钢科技与管理,1999,0(1):60-61.
5
胡颖.
SYSMEX XT-4000i检测胸腹水有核细胞结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0(5):1689-1690.
被引量:6
6
田新华,崔秀珍,宗明霞.
基层医院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新疆医学,2009,38(10):128-130.
7
张宇.
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90-391.
被引量:27
8
陈春华.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单核细胞偏高原因探讨[J]
.临床检验杂志,2009,27(1):66-66.
被引量:1
9
江南.
同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141-142.
被引量:3
10
杨晓晖,张力.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70-7072.
被引量:3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 第3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