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开发野生余甘子大有可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别名油甘子、牛甘果,为大戟科灌木的果实。果实球形,肉质,秋天成熟,黄绿色,味初酸涩,后变甘,盐水渍食用,亦供药用。余甘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国外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亦有分布。余甘子在我国栽培利用约1800年的历史,据统计全国有余甘子面积约200万亩。福建、广东现有人工栽培和高接换种的余甘园20多万亩。并选出一批果大、核小、肉厚、汁多的优质新品种,可供人工引种栽培。 近年来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把余甘列为一种有待积极开发利用的小果树。许多食品专家则把余甘。
出处 《农产品市场》 2004年第9期14-14,共1页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