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文化转型与文艺学的重构——关于当代文艺学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今,处身于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学人尤其深切感到,现代工业——信息时代在古老中国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引发了文化的变迁,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引发了文学存在方式和文化话语形态的变化。因此,文艺学的创新与重构,不应停留于抽象的学理思辨的领域,而应执著于人的多样化审美/文化实践的结合。不是说探求文学、审美之类的根本性问题不重要。
作者
陈传才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当代文化转型
文艺学
大众媒体文化
影视文艺
网络文艺
文化研究模式
文艺理论批评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郭湛著..主体性哲学 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03.
2
《列宁全集》第26卷.第45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
3
阿多诺.《<现代音乐的哲学>序和导论》,等.《外国美学》第3辑,第375—37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1
4
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文选》.第240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5
郝立新,张伟.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全球化[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6):19-26.
被引量:12
6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67页,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7
金元浦.《“间性的”凸显》.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第9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爱德华.萨伊德,谢少波.
文化与帝国主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4):50-55.
被引量: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11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299
5
米夏埃尔·奇恩.黑、红、绿、棕对非民族国家化的反应方式[A].全球化与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2.171.
被引量:1
6
扎卡里亚.文化决定命运-李光耀访谈录[A].公共论丛: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C].北京:三联书店,1997.201.
被引量:2
7
张世鹏.
什么是全球化?[J]
.欧洲,2000,18(1):4-13.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11
1
秦剑.
构建和谐图书馆[J]
.图书馆论坛,2006,26(2):48-50.
被引量:79
2
何银基.
生命的价值取决于自己[J]
.中国石化,2006(10):78-78.
3
宋亨国.
对当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境况与发展前景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7(4):87-89.
被引量:1
4
石开斌.
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J]
.理论导刊,2009(3):41-43.
被引量:7
5
张长江.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家认同探析[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0(12):116-116.
6
李晓兰,陆亚男,王晶.
论时尚文化及其流行[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5-68.
被引量:1
7
佟秀琴.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神州,2012(29):16-17.
8
毛振鹏,高欣.
全球化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影响分析[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3):36-39.
被引量:1
9
陈传才.
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当代文论话题——关于当代文学的生存境况与发展前景的思考[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6):1-8.
被引量:4
10
刘扬.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民族文化及其发展[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3-16.
同被引文献
37
1
余虹.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
.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72
2
吴炫.
中国当前文化批评的五大问题[J]
.山花,2003(6):104-111.
被引量:7
3
陶东风.
文化研究:西方话语与中国语境[J]
.文艺研究,1998(3):22-31.
被引量:73
4
汪晖.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J]
.电影艺术,1995(1):12-16.
被引量:25
5
陶东风.
新“十批判书”之三——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J]
.文艺争鸣,1993(6):10-21.
被引量:47
6
王晓华.
大众文化的独特功能与根本局限──个体文化概念的提出[J]
.南京社会科学,1995(6):30-35.
被引量:6
7
张法.
中国文论转型的几个维度[J]
.思想战线,1994,20(4):34-36.
被引量:3
8
戴锦华.
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J]
.天涯,1999,0(2):32-41.
被引量:34
9
蒋原伦.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纯文学神话的破灭[J]
.文艺研究,2001(5):28-30.
被引量:7
10
刘小新.
文化研究的激进与暧昧——评李陀主编的“大众文化批评丛书”[J]
.文艺研究,2005(7):136-14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肖明华.
走向“大文学理论”——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型[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9):90-94.
2
肖明华.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1990年代文学理论的转型问题[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12):141-142.
3
肖明华.
大众文化研究的“新左派”范式再考察[J]
.中国文学研究,2014(2):14-17.
被引量:2
4
李艳丰.
从审美意识形态论到文化政治诗学——中国当代文艺意识形态批评话语范式的转型[J]
.南京社会科学,2016(11):123-13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丹霓.
“拯救”法国大歌剧——大歌剧的风格批评与历史重构路径探析[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3(1):9-18.
2
周传艺,李晓红.
重返20世纪80年代的群众影评现象——反观电影批评生态的另一维度[J]
.电影艺术,2018,0(6):118-124.
被引量:3
3
张喜华.
再论文化研究的困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1):133-138.
被引量:2
4
王伟.
文化研究陷入困境了吗?——与张喜华教授《再论文化研究的困境》一文商榷[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73-77.
被引量:2
5
杜咪.
诗与政治——文学的自律与他律[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7):90-91.
6
李建盛.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J]
.中国文学研究,2022(1):1-10.
被引量:3
7
刘丹霓.
“新音乐文化史”的先驱者——简·富尔彻及其法国音乐文化史研究[J]
.人民音乐,2023(5):87-91.
1
沈黎明.
荒残审美与当代文化转型[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18-21.
被引量:1
2
《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断裂”历史叙事——新历史小说创作研究》简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
3
彭俐.
警惕网络,以文艺的名义[J]
.群言,2014(2):7-10.
4
韩浩月.
网络文艺,不止“网络文学”[J]
.南国博览,2016,0(7):43-44.
5
崔辉,赵婉晨.
我看王朔[J]
.北方文学(中),2012(5):53-53.
6
白浩,吴平.
影视文艺中的新世俗主义正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2):165-170.
被引量:1
7
文婷.
当代文化转型与当代小说叙事策略的转向[J]
.青年文学家,2014,0(6X):30-31.
8
黄雪敏.
网络文学的文学地位与认同危机[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16-19.
9
戴清,一无.
后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当代文化转型的一个方面[J]
.作家,1994,0(6):71-74.
10
周志雄.
网络小说与当代文化转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3):34-44.
被引量:7
文艺争鸣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