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兴隆洼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
2
Discussion on the Spread of Xinglongwa Cultur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居民的迁移方向、鱼网的诞生地证明兴隆洼文化起源于古滦河下游一带,并进一步通过陶器分期分析得出:兴隆洼文化是在该文化发展的二、三阶段传播到该文化区其他各处的。
作者
刘云伟
伍长云
机构地区
唐山师范学院
出处
《文物春秋》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兴隆洼文化
文化传播
起源
新石器文化
滦河流域
发展阶段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伍长云,刘云伟.
唐山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罐谱系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4(3):50-54.
被引量:2
2
甸村,新言.
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J]
.文物,1994(11):4-19.
被引量:6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青.
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J]
.华夏考古,2000(4):62-75.
被引量:9
2
段宏振.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J]
.北方文物,1995(1):17-22.
被引量:17
3
金家广.
滦河流域安新庄类型遗存初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3(2):12-16.
被引量:3
4
刘化成.
唐山地区滦河流域新石器遗存初论[J]
.文物春秋,1998(4):36-43.
被引量:1
5
刘国祥.
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J]
.北方文物,2000(2):8-1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66
1
陈醉.
查海遗址聚落形态新论[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97-113.
2
连吉林.
试论南台子类型[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1):29-37.
3
刘国祥.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发掘回顾与思考[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8-15.
被引量:14
4
王闯.
兴隆洼文化居室墓葬的认知考古学分析[J]
.草原文物,2011(1):40-49.
被引量:2
5
索秀芬,李少兵.
金龟山遗址一期遗存文化性质[J]
.草原文物,2012(1):32-36.
被引量:1
6
赵宾福.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特征[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72-176.
被引量:3
7
沈军山,王月华,张艳平,张守义,赵克军,李树彬,王立春,计艳波.
河北滦平县石佛梁遗址调查[J]
.文物春秋,2004(4):21-31.
被引量:2
8
刘国祥.
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J]
.北方文物,2000(2):8-17.
被引量:15
9
刘国祥.
吉林史前玉器试探[J]
.北方文物,2001(4):6-16.
被引量:6
10
刘国祥.
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初探[J]
.考古与文物,2001(6):58-67.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12
1
王青.
环渤海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与海岸变迁──环渤海环境考古之二[J]
.华夏考古,2000(4):62-75.
被引量:9
2
刘化成.
试论上宅文化[J]
.华夏考古,1999(1):18-25.
被引量:7
3
段宏振.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J]
.北方文物,1995(1):17-22.
被引量:17
4
李维明,李海荣.
环境与北京文明的诞生[J]
.中国历史文物,2002(2):50-58.
被引量:4
5
李珺,翟良富.
1990年迁西县史前遗址调查[J]
.文物春秋,2004(4):17-20.
被引量:4
6
王月前.
燕山南麓新石器早期遗存的若干问题[J]
.文物春秋,2002(4):1-6.
被引量:2
7
张兆祥,张鸿鹰,刘化成,赵风斌,吕冬梅,王宏照.
河北三河县刘白塔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试掘简报[J]
.华夏考古,2005(2):3-12.
被引量:4
8
郁金城.从北京转年遗址的发现看我国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特征[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2002.
被引量:1
9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10
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J]
.人类学学报,1998,17(2):137-14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郭京宁.
燕山南麓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J]
.文物春秋,2005(4):1-6.
2
张晓峥.
试论河北东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
.文物春秋,2006(3):1-4.
1
伍长云,刘云伟.
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3):55-57.
被引量:1
2
刘化成.
试论上宅文化[J]
.华夏考古,1999(1):18-25.
被引量:7
3
文明肇始地 今日新赤峰[J]
.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8).
4
田淑华.
从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到避暑出庄文化[J]
.文物春秋,1997(1):24-29.
5
刘化成.
唐山地区滦河流域新石器遗存初论[J]
.文物春秋,1998(4):36-43.
被引量:1
6
段天璟.
从塔照遗址看夏时期的燕山南部地区——夏时期燕山以南地区文化结构的形成[J]
.边疆考古研究,2006(1):18-31.
7
韩茂莉.
辽代中京及周围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J]
.古今农业,1998(4):10-18.
被引量:2
8
李祥云.
红山玉器酸蚀仿品的特征[J]
.收藏,2009(4):86-90.
9
索秀芬,李少兵.
赵宝沟文化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2):24-29.
被引量:1
10
李健才.
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古朝鲜西部边界的探讨[J]
.社会科学战线,1998(5):192-201.
被引量:3
文物春秋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