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2003年10月17日召开的第三十二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明确指出了公约的宗旨和定义。在其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中专门提到了:"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这一"公约"的提出,再次提醒了我们:世界上各个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本身就是各个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核心成果,是最基本、最厚重、最神秘、最具标志性的民族文化标志和文化遗产。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2-126,共5页
National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