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改革》
2003年第3期58-59,共2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45
-
1探讨另类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印度乡村建设交流会摘要[J].博览群书,2004(1):4-22. 被引量:4
-
2张捷.转变发展方式——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287-290. 被引量:9
-
3石磊.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J].社会学研究,2004(4):39-49. 被引量:69
-
4张东娇.从“喀科运”到“定县实验”——中印两个另类教育个案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阐释[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55-59. 被引量:3
-
5李锋传.日本建设新农村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6(4):10-14. 被引量:18
-
6杜朝晖.法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6(5):71-74. 被引量:32
-
7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续)[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22-25. 被引量:2
-
8金英姬.韩国的新村运动[J].当代亚太,2006(6):13-22. 被引量:17
-
9陈磊,曲文俏.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J].当代亚太,2006(6):29-35. 被引量:37
-
10林毅夫.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学决策,2006(8):28-29.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37
-
1杨森.“制造自愿”:农村房屋拆迁中基层政府的动员策略研究——基于江苏省Y镇的实地调查[J].管理研究,2020(2):1-9. 被引量:1
-
2王慧,徐京波.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对印度喀拉拉邦发展模式的解读[J].科技经济市场,2009(9):111-112. 被引量:1
-
3陈微笑.科技传播在印度[J].科普研究,2009,4(6):63-68. 被引量:1
-
4邱建平.浙江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13(5):23-29.
-
5王习明.美丽乡村建设之国际经验——以二战以来美、法、日、韩和印度克拉拉邦为例[J].长白学刊,2014(5):106-113. 被引量:13
-
6张万杰.印共(马)对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5,38(7):30-34. 被引量:1
-
7王志斌.日本农村公共投资结构现状及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9):65-67.
-
8严丹.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针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体系[J].理论与改革,2016(6):171-176. 被引量:1
-
9孟祥林.美丽乡村建设:从法日韩的成功经验论我国的发展选择[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2):59-64. 被引量:4
-
10温铁军,张俊娜,罗加铃.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J].理论探讨,2017(3):78-84. 被引量:8
-
1刘健芝.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社区建设的树人工程[J].农村工作通讯,2003(5):50-51.
-
2雨无正.“师夷之长”能否“制夷”?[J].出版参考,2000(23):6-7.
-
3王乐然,田亮,李静涛.令完成的未解之谜[J].东西南北,2015,0(20):22-24.
-
4刘勇.《海国图志》“以夷攻夷”述评[J].兰台世界(下旬),2015,0(4):6-7.
-
5杨洪勋,孙厚娟,蒋秀丽.高校档案部门联合进行校史研究的探讨[J].山东档案,2004(2):1-5. 被引量:1
-
6钟伦清.统一认识 解放思想 认真改革 狠抓落实——广东档案工作者畅谈改革[J].中国档案,1992(6):12-12.
-
7刘廷元.国外九十年代的信息政策新动向[J].情报科学,1994,15(5):28-31. 被引量:3
-
8山月.亚洲“四小龙”人才开发的途径[J].特区科技,1992(4):42-43.
-
9来稿摘登[J].兵团党校学报,1996(5):41-41.
-
10Who am I?[J].我们爱科学,201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