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皇家建筑满文匾额,涉及宫殿、园囿、坛庙、陵寝、行宫等建筑。但随着清朝的衰败,有些建筑被毁,匾额也同时消失。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在去掉紫禁城前朝所有建筑匾额中满文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政府设在西苑中南海,又去掉该处匾额中的满文。'文革'期间'破除迷信',毁坏寺庙、宫殿等古建筑,得以幸存的满文匾额寥寥无几。相对而言,清朝267年间皇家建筑匾额名称及外观比较稳定,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定的变化。笔者根据清代满、蒙、汉文古籍文献及档案资料,力图恢复这些匾额中满文名称。并分析归纳民族习俗不同引起文种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规范满语满文引起的变化、满蒙文字体发展引起的变化、宫廷内部矛盾引起的变化、避讳皇帝名字及庙号引起的变化等几种缘由。
出处
《明清论丛》
2011年第1期332-340,共9页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