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李光耀的媒体观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光耀的媒体观立足于国家利益和社会治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既有正面,也有负面,新加坡媒体的任务是协助政府工作,教育人民大众,创造积极氛围;第二,新闻自由是有限度的,无论国内媒体还是在新加坡传播的国外媒体都要受到严格控制;第三,西方的新闻自由模式对新加坡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第四,政府要积极利用和监管互联网。
作者
王靖华
机构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Journal of Marxism Studies
关键词
李光耀
新闻自由
媒体
分类号
D733.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韩山元.
一个新加坡新闻工作者看中国的东南亚研究[J]
.东南亚研究,1998(6):59-60.
被引量:1
2
凌翔,陈轩著..李光耀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442.
3
颖中.
新加坡建国以来最大的“新闻官司” 李光耀等状告美报获胜[J]
.新闻记者,1995(9):25-27.
被引量:1
4
陈韬文.
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3):1-11.
被引量:5
5
罗新宇,刘畅.
李光耀的网络人才观[J]
.人才资源开发,2000(9):55-55.
被引量:2
6
(新加坡)李光耀著,新加坡联合早报编..李光耀40年政论选[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631.
7
王瑞贺编著..新加坡国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1.
共引文献
5
1
王靖华.
新加坡对大众传媒的法律管制[J]
.东南亚纵横,2005(2):33-37.
被引量:6
2
陈龙.
“发展理论”演进中的媒介角色及其再认识[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5(1):62-67.
3
张晓锋.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地区新闻法制的历史考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4):78-88.
被引量:2
4
李翔,马晓军.
香港回归视域下民族认同感减弱成因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124-127.
5
王东升,滕晋,于梅.
经济全球化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三点思考[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33-37.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振喜.
新加坡的因特网管理[J]
.国外社会科学,1999(3):48-53.
被引量:16
2
郝晓鸣.
从强制到疏导:新加坡政府对新闻业的管理[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2(2):83-89.
被引量:13
3
张玉.
新加坡新闻传播管理体制初探[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12-114.
被引量:1
4
王平.
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圆融——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77-82.
被引量:1
5
龚文庠,张向英.
美国、新加坡网络色情管制比较[J]
.新闻界,2008(5):131-134.
被引量:9
6
林任君.
营造共识,促进和谐:新加坡报章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3):79-81.
被引量:1
7
赵瑞琦,李明娜.
新加坡媒体政策评析[J]
.中国出版,2010(6):67-70.
被引量:5
8
周逵,朱鸿军.
新加坡互联网治理的3C原则——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所阿龙·玛希哲南副主任[J]
.传媒,2010(5):67-69.
被引量:10
9
努力构筑互联网健康运行的法律屏障(续)——国外互联网立法综述[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4):52-56.
被引量:2
10
赵雯君,马宁.
新加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体制[J]
.中国信息安全,2013(6):70-7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沈霄,王国华.
1991-2016年新加坡互联网治理的逻辑变迁——基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理念的框架分析[J]
.电子政务,2019(1):58-65.
被引量:6
2
刘华峰.
新加坡的新闻传媒控制及其背景考察[J]
.传播力研究,2020,4(14):50-5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邓可.
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政策文本分析——基于NVivo的质性研究[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9(4):50-61.
被引量:2
2
王晓路.
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治理研究综述:进展、局限与展望[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0(5):136-152.
被引量:1
3
雷承锋.
法治视角的网络社会治理探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2):138-141.
被引量:4
4
卢安文,毛昕桐.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多元协同治理参与主体界定:一种新的分析框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7):68-81.
被引量:5
5
周建青,高士其.
我国互联网治理中政策协同的演进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8):5-28.
被引量:5
6
唐芸,朱红灿.
新加坡网络虚假信息应对的演化脉络与运行机理——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分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42(2):130-137.
1
孙海燕.
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9):157-158.
被引量:1
2
孟安邦.
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工作的七大功能[J]
.理论与当代,1996,0(10):14-16.
3
周洪霞.
“村误”也应公开[J]
.江苏农村经济,2003(12):43-43.
4
罗雅倩.
论行政强制执行制度[J]
.理论观察,2016(2):44-46.
被引量:1
5
翟峰.
对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的探析[J]
.秘书之友,2009(7):19-20.
6
长枫.
社会抚养费再遭质疑[J]
.法制与社会,2012(11):20-22.
7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答记者问[J]
.中国机关后勤,2010(3):5-6.
8
2006声音[J]
.书摘,2007(6):10-13.
9
昆明“70后”副市长阮凤斌:认真做事干净做官[J]
.中华儿女,2009(6):31-31.
10
成汉平.
南海问题与中越关系新动向[J]
.东南亚之窗,2009,0(1):12-16.
被引量:6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