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70,共2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参考文献1
-
1檀传宝著..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287.
同被引文献12
-
1王颖.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81-83. 被引量:9
-
2刘献君.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5):19-23. 被引量:40
-
3沈楚.论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112-113. 被引量:3
-
4王腾.高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历史溯源与审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2):25-29. 被引量:3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被引量:1639
-
7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页-619页. 被引量:11
-
8弗兰克·梯利 何意译.《伦理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被引量:5
-
9肖潇.高校德育实践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8):41-43. 被引量:3
-
10王荣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J].学术探索,2000(3):71-74.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3
-
1曲长海.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26-128. 被引量:1
-
2陈中建.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实效性提升的科学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4(10):128-132. 被引量:9
-
3董文,田仁礼,刘积斌,姜拥群,董令华,周华,于学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三全”德育实践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141-142.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周小喜,李美香.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6(1):79-86. 被引量:4
-
2蔡瑞艳.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分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6,21(3):125-127.
-
3范文婷.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J].教育与职业,2016(20):76-78.
-
4胡凤琴.基于实践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26-27. 被引量:1
-
5庄树秋.高校德育教育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0(4):175-175.
-
6张妮艳.科尔柏格的德育实践策略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8,0(3):57-61. 被引量:5
-
7崔香芬.关于高职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8,0(9):17-18. 被引量:6
-
8田穗.提升德育教学实践性的现实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9(24):95-97.
-
9李文斌,苏娟,纪杰.职业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路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85-88. 被引量:2
-
10陈海明.中国梦语境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2):230-233. 被引量:9
-
1易文琪.对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些感悟[J].课程教育研究,2012(29):91-91.
-
2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J].绥化师专学报,2002,22(3):75-76. 被引量:23
-
3段中华.抓品德形成规律 探课堂教学结构[J].四川教育,1995(5):43-44.
-
4贾向前,王雅丽.物理实验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及作用[J].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3(6):29-30.
-
5林健美.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之我见[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6):38-39.
-
6孟存芳.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0(24):69-70.
-
7段作章.大学隐形课程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2,20(1):62-65. 被引量:17
-
8白金.数学直觉与合情推理对教学的意义及作用[J].林区教学,2010(6):37-38. 被引量:1
-
9石国辉.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34-34.
-
10陈月芬.深化改革生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18(6):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