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613-613,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tics
同被引文献4
-
1李涤生 主编.临床检验基础(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7-83. 被引量:1
-
2丛玉隆,张海鹏,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其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2-55. 被引量:239
-
3朱忠勇.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标准化(附纤维蛋白原测定推荐方法和淘汰过时的出凝血时间的建议)[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308-312. 被引量:179
-
4田洪伦,李俐佳,安邦权,李琴.不同抗凝比例全血PT测定结果的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0):1518-1519. 被引量:3
-
1滕飞鹏,杨明清.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规范化[J].医学科技,2000(1):40-42. 被引量:1
-
2于建华,刁幼林,朱世银.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5):105-106.
-
3滕飞鹏.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规范化问题[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16(5):314-316. 被引量:5
-
4腾飞鹏,杨明清,黄建军.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介绍NCCLS文件H48-A[J].医学科技,2002(2):53-54.
-
5李川.凝血因子检测在重症肝病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105-105. 被引量:1
-
6霍梅,何林,龚文胜,崔红,叶素丹,郭辉,毛维玉.不同试剂对口服抗凝剂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06,21(3):293-295.
-
7唐小玲,蔡志雄,唐丽玲,曲廖准,韩丽君,林祥伟,陈曼娜,洪少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部分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6):994-995. 被引量:2
-
8田倩,曹海军,曹雅,何泽超,李长清.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中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17-19. 被引量:4
-
9饶绍琴,杨洋,腾飞鹏,赵清,杨百理,刘华.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凝血因子Ⅶ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90-91. 被引量:5
-
10赵露,王玲,刘春云.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的质量控制—介绍NCCLSH48-A文件[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1(3):214-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