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55,共1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63
-
1吴景平.从银行立法看30年代国民政府与沪银行业关系[J].史学月刊,2001(2):78-87. 被引量:18
-
2汪敬虞.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外合办银行[J].历史研究,1998(1):31-51. 被引量:8
-
3郑仁木.民国时期证券业的历史考察[J].史学月刊,1998(3):99-105. 被引量:8
-
4宋士云.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股票市场[J].齐鲁学刊,1998(5):87-90. 被引量:9
-
5刘鼎铭.中央信托局概略[J].民国档案,1999(2):65-68. 被引量:3
-
6李金铮.旧中国通货膨胀的恶例──金圆券发行内幕初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72-79. 被引量:11
-
7徐进功.略论北洋政府时期的银行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1):77-81. 被引量:4
-
8邱松庆.略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4):79-84. 被引量:3
-
9冯宪龙.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7(3):112-117. 被引量:7
-
10董长芝.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金融体制[J].抗日战争研究,1997(4):62-83. 被引量:15
-
1个人征信之路尚很遥远[J].中国商界,2016,0(8):88-89.
-
2李贵斌.国外征信业的发展给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金融,2008(3):75-77.
-
3孙建国.天津金融诈骗案始末[J].金融博览,2007(8):72-73.
-
4卢盛羽,刘洪波.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监管机制问题探析[J].甘肃金融,2015(10):26-28. 被引量:2
-
5夏雨.1932年的天津“金融危机”[J].金融经济,2011(6):67-68.
-
6胡学惠,杨俊霞.中国征信所简介[J].中国金融,1980(7):45-45.
-
7庄志龄.中国征信所及其信用调查[J].档案与史学,2003(6):44-50. 被引量:2
-
8孙建国.论中国近代证券市场信用机制的构建——基于市场与非市场因素的考量[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61-67. 被引量:1
-
9庄志龄.中国第一家官办征信机构联合征信所的兴衰[J].民国档案,2005(2):80-86. 被引量:2
-
10刘俊剑.中小企业信用评极是评信业的基石[J].浙江金融,2005(9):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