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45
-
1刘子奋,李雪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2). 被引量:6
-
2陈麦池.大学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137-139. 被引量:16
-
3卢美芬.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2):63-66. 被引量:8
-
4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被引量:96
-
5周良洛,赵燕秦,张德.就业教育应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9,11(1):55-60. 被引量:1
-
6李会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42-44. 被引量:6
-
7唐朝华.从校园人到社会人——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校园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89-91. 被引量:8
-
8纪宝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7):1-10. 被引量:124
-
9颜水发.新建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3):14-19. 被引量:7
-
10张国方.学分制框架下职高生学业评价的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2007,23(02X):20-2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0
-
1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59-62. 被引量:38
-
2刘晓欢,王玉婧.浅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效应性[J].科技信息,2010(11):145-145. 被引量:1
-
3张国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145-148. 被引量:2
-
4刘颖.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综述[J].民营科技,2010(8):94-94. 被引量:2
-
5刘颖.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4):127-128. 被引量:7
-
6王晓.提升农林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4):42-45. 被引量:1
-
7张玉瑾.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问题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1):95-97. 被引量:4
-
8乐海霞.大学生社会化视域下高校就业教育的着力点[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107-110. 被引量:1
-
9孔德根,周翔.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12(10):117-118.
-
10张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启航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87-8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7
-
1孟宪丽.“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总结报告[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3):270-270.
-
2张波,肖俊涛,陆海杰,吴海霞,朱琦.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J].考试周刊,2009(35):185-186. 被引量:3
-
3谭诤.从毕业生视角审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基于福建省5所地方本科院校2009届毕业生的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81-84. 被引量:16
-
4张国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145-148. 被引量:2
-
5施应凤.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8):60-61. 被引量:1
-
6鲁长明,郄艳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151-151. 被引量:4
-
7宋翅云,吴海霞,肖俊涛,张波.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考试周刊,2010(43):198-199. 被引量:1
-
8马莲,迟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生涯规划意识调查与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120-121. 被引量:4
-
9杨颜昌,朱丹,罗进群,赵英,吕菜丽.关于地方性高等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9(11):93-96. 被引量:4
-
10郄艳丽,白海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106-107. 被引量:4
-
1张丽维,黄浩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优势学科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1,0(30):8-10. 被引量:1
-
2沈劲松.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6,0(3):37-38.
-
3谭建民.优化高三复习 推进教学改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2):42-43.
-
4崔宁宁.浅谈高校社团发展之弊端及改善策略[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4):80-80. 被引量:1
-
5王昕.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青春岁月,2013,0(9):291-291.
-
6董明杰.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6(1):22-22.
-
7席占银.浅谈小学数学“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22):76-76.
-
8祁小莉.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J].才智,2011,0(21):141-141. 被引量:1
-
9朱向福.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1(21):178-179. 被引量:2
-
10田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辽宁财专学报,2003,5(2):58-5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