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豆腐自西汉时期产生以来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汉代豆腐产食已经形成'皖豫鲁三角发源地'。从汉代开始,豆腐产食从发源地向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传播。唐宋时期豆腐产食逐渐向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再一次扩展。元明时期,豆腐产食开始在东北地区出现。明清时期,豆腐产食也逐渐发展到了西北地区。明代中国已经有'豆腐满天下'之称,清代则有'四海九州至边外绝域,无不有此'之说。从现代静态空间上来看,豆腐产食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地区差异。豆腐产生之初使用的凝固剂是盐卤,从明代开始出现了用石膏点豆腐的记载,清初形成了以盐卤点豆腐为主的北豆腐地区,以石膏点豆腐为主的南豆腐地区和兼用盐卤、石膏、山叶矾、醋酸、酸浆的长江混交区。另外历史上点豆腐在江淮也使用山矾叶,在山西、河北也使用醋酸或醋淀,在浙江、陕西、贵州也使用酸浆。清末民初社会上相对应出现了'南豆腐''北豆腐'饮食话语。历史上南方地区发酵类豆腐制品更为发达。中国历史上豆腐产食的地域差异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移民流动轨迹相关联。
出处
《历史地理》
CSSCI
2017年第2期136-145,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