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江吴城遗址第六次发掘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吴城遗址是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址。从1973年冬至1979年秋冬,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揭露面积共2000余平方米,出土一大批文化遗物,发现一些遗迹现象,使人们对吴城遗址有了初步认识。尤其是吴城三期文化的确立,为江西青铜文化的分期断代,树立了一把标尺。
作者
周广明
吴诗池
李家和
机构地区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吴城考古工作站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八四级考古专业
清江县博物馆
出处
《南方文物》
1987年第2期20-31,共12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吴城遗址
青铜文化
文化遗物
吴城商代遗址
硬陶
陶片
弦纹
龙窑
底径
文化性质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1
1
家和.
吴城遗址文化分析[J]
.南方文物,1980(4):19-2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李仰松,余家栋.
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76(6):383-391.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3
1
李玉林.
吴城类型文化新探[J]
.东南文化,1991(6):155-157.
被引量:1
2
易德生.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J]
.中国社会科学,2013(5):162-184.
被引量:19
3
李玉林.
吴城遗址文化命名的探讨[J]
.南方文物,1982(1):55-5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2
1
徐长青,杨彩娥.
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J]
.南方文物,2000(3):6-17.
被引量:10
2
张钟云.
徐与舒关系略论[J]
.南方文物,2000(3):45-49.
被引量:6
3
张英明,徐庆铭.
枭阳国考[J]
.南方文物,2001(2):25-31.
被引量:3
4
李昆,黄水根.
吴城与三星堆[J]
.南方文物,2001(3):46-49.
被引量:4
5
唐际根.
中商文化研究[J]
.考古学报,1999(4):393-420.
被引量:77
6
杨升南.
甲骨文中所见商代的贡纳制度[J]
.殷都学刊,1999,20(2):27-32.
被引量:13
7
沈长云.
说殷墟卜辞中的“王族”[J]
.殷都学刊,1998,19(1):32-37.
被引量:4
8
徐中舒.
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65-76.
被引量:33
9
张光明,徐龙国,张连利,许志光.
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J]
.考古,1997(11):1-18.
被引量:21
10
晁福林.
商代易卦筮法初探[J]
.考古与文物,1997(5):59-6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3
1
赵承告,刘诗中.
江西近十年考古新收获[J]
.东南文化,1990(4):218-226.
被引量:2
2
许智范.
江西古陶瓷研究概述[J]
.文物春秋,1997(S1):181-185.
3
黄水根,申夏.
吴城商代遗址窑炉的新发现[J]
.南方文物,2002(2):3-4.
被引量:1
4
王上海.
从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发展谈葫芦形窑的演变[J]
.文物,2007(3):62-67.
被引量:7
5
徐义华.
商代国家性质申论[J]
.殷都学刊,2007,28(1):8-17.
被引量:2
6
徐义华.
商王朝对外服方国的控制策略[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23(3):64-69.
被引量:3
7
许怀林.
论汉代豫章郡的历史地位[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3):67-75.
被引量:3
8
吴志刚.
浅谈赣鄱地区雀方[J]
.江汉考古,2009(4):64-75.
被引量:3
9
许智范.
江西重要考古发现与考古学研究[J]
.南方文物,1993(4):86-93.
10
向桃初.
湖南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试析[J]
.南方文物,1993(3):48-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戴冠来.
我国价格起源重点“疑案”解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8):203-207.
2
黄亮.
由陶到瓷过程中窑炉结构变化的分析[J]
.黑龙江史志,2013(1):61-62.
3
钟礼强.
论赣鄱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J]
.南方文物,1997(1):76-81.
被引量:4
4
邹芙都.
商代考古文化研究的力作——《吴城文化研究》品读[J]
.农业考古,2006(4):269-270.
被引量:1
5
钟礼强.
闽江下游与赣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比较研究[J]
.考古,2007(9):57-66.
被引量:6
6
蒋刚.
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J]
.考古与文物,2008(1):35-46.
被引量:21
7
王福昌.
秦汉江南稻作农业的几个问题[J]
.古今农业,1999(1):12-18.
被引量:3
8
赵东升.
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J]
.东南文化,2009(2):36-47.
被引量:8
9
吴志刚.
浅谈赣鄱地区雀方[J]
.江汉考古,2009(4):64-75.
被引量:3
10
于孟洲.
鄂西峡江地区朝天嘴文化研究[J]
.考古,2010(3):57-70.
被引量:4
1
半年来学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J]
.实事求是,1978(4):38-41.
2
许智范,李家和.
吴城商代遗址第四次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工作资料,1975(6):3-4.
3
梁法伟,张海,李唯,刘晨,乌兰,全鹏,李航,孙双举,王纪坤,梁乐洛,孙晓彤,于通海,孙蕾,谭丽丽,聂凡,任潇,无.
河南漯河郝家台遗址2015-2016年田野考古主要收获[J]
.华夏考古,2017(3):14-49.
被引量:17
4
苏学泉.
讲评要“师生共议”[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1998,0(3):2-2.
5
李家和.
江西西周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研究[J]
.南方文物,1982(1):34-41.
被引量:3
6
吉安地区一九八二年文物普查工作简报[J]
.南方文物,1983(1):83-84.
7
万良田.
从丰城东汉青瓷窑址谈洪州窑的创烧时代和承启关系[J]
.南方文物,1986(1):81-85.
被引量:2
8
关于我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的情况通报[J]
.社科纵横,1985,0(2):2-3.
9
张玉娜,张强,潘芳芳,蔡晓芸,张宁,李鑫,黄雪清.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剖析(英文)[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4):421-430.
被引量:6
10
王松泉.
语文素质教育的有益探讨——全国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观摩研讨会纪要[J]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1996,0(11):1-2.
被引量:1
南方文物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