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而知识员工的综合考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建立知识型员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企业知识型员工考核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知识型员工的调动、加薪、培训等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曾学文
夏洪胜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75,117,共3页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关键词
模糊理论
企业
知识型员工
综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69
参考文献
6
1
伊继东等编著..管理中的数学方法[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99.
2
弗朗西斯·赫瑞比.机械工业出版社.管理知识员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被引量:3
3
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应用[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7.
被引量:1
4
窦晓庆.
知识型员工综合测评方法的探讨[J]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2):66-67.
被引量:7
5
杨国平,刘创.
用人决策中的模糊决策法[J]
.工业技术经济,2002,21(2):50-51.
被引量:3
6
邓国华,徐克安.
我国高科技企业员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1):81-83.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隆高.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J]
.南开管理评论,1999,2(3):74-80.
被引量:16
2
蒋春燕,赵曙明.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1(2):85-88.
被引量:208
3
张凤毛.
公路建设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J]
.公路,1998,43(10):1-4.
被引量:8
4
孟庆军.
企业人员流失 如何化险为夷──浅谈人力资源动态风险管理[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8):29-31.
被引量:11
5
孙建国.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J]
.前沿,2001(3):8-12.
被引量:81
6
应行仁,曾南.
采用BP神经网络记忆模糊规则的控制[J]
.自动化学报,1991,17(1):63-67.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29
1
钟逊.
人本管理——知识员工的管理之道[J]
.北方经贸,2004(7):83-84.
被引量:3
2
田青萍.
新经济时代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J]
.经济视野,2013(20).
3
林志扬,刘文彬.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J]
.学术问题研究,2006,0(1):7-13.
被引量:16
4
李志,薛艳.
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17-120.
被引量:41
5
万蓬勃.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49-53.
被引量:1
6
李萍,李宏祥.
论我国高科技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的内外环境建设[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19-21.
被引量:1
7
孙新波,于春海,孙培山,吕计红.
知识型企业知识员工的模糊综合评价[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6):705-709.
被引量:7
8
唐仁春,李运惟.
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发展环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8):39-42.
被引量:7
9
王胜本.
试论知识型职工激励模式设计[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68-74.
被引量:3
10
李爱爱.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2):142-145.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87
1
廖燕玲,孙绍荣.
基于专家可信度的同行评议法[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170-172.
被引量:8
2
骆国刚,边琼芳.
知识型员工动态绩效测评系统[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58-60.
被引量:4
3
陈志学.
试论饭店培训工作的质量控制[J]
.旅游学刊,1998,13(3):18-21.
被引量:6
4
白国范.
科技成果价值的模糊评判[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1994,21(2):92-98.
被引量:2
5
李树丞,乐国玲.
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146-148.
被引量:16
6
季玉群,黄鹍.
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4):37-40.
被引量:17
7
姜炳麟,谢廷宇.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多级模糊评价方法[J]
.商业研究,2004(18):77-79.
被引量:14
8
王海云,张军福.
企业销售人员定量评估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2004,23(5):71-74.
被引量:3
9
陈学军,王重鸣.
绩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2001,24(6):737-738.
被引量:21
10
赵士德,刘力.
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的研究[J]
.商业研究,2004(19):103-10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6
1
林志扬,刘文彬.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J]
.学术问题研究,2006,0(1):7-13.
被引量:16
2
张成华,单红梅.
博弈理论在高校科技创新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3):71-73.
被引量:6
3
陈卫华,梁晓艳,糜仲春.
模糊综合评判在人事考核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05,24(10):96-99.
被引量:11
4
孙新波,于春海,孙培山,吕计红.
知识型企业知识员工的模糊综合评价[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5,27(6):705-709.
被引量:7
5
邓新华,郝芳.
定量分析法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76-78.
被引量:1
6
郝芳,邓新华.
模糊综合评判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96-98.
被引量:2
7
曾云兵.
基于FAHP的企业员工培训评估[J]
.四川兵工学报,2007,28(5):20-22.
8
张庆华.
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员工的绩效评估研究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07(10):44-46.
被引量:14
9
刘凤霞.
国内外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9(1):157-159.
被引量:3
10
覃茜,罗曼.
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研究[J]
.企业导报,2011(19):173-174.
二级引证文献
69
1
刘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二级学院考核研究——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75-78.
被引量:1
2
张颖.
胜任力模型开发研究评述[J]
.消费导刊,2009,0(5):18-20.
被引量:4
3
刘知娟.
基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J]
.消费导刊,2008,0(4):92-93.
被引量:3
4
邱翼俊.
增强军官绩效管理,提升军队战斗力[J]
.消费导刊,2008,0(21):109-110.
5
宋素芝,高百宁.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博弈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2):247-249.
被引量:3
6
邓新华,郝芳.
定量分析法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76-78.
被引量:1
7
郝芳,邓新华.
模糊综合评判在饭店员工培训评估中的应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96-98.
被引量:2
8
唐小英.
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方法[J]
.体育科学研究,2007,11(2):13-15.
被引量:7
9
米欣.
防范道德风险的知识型员工管理博弈模型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9Z):200-201.
被引量:2
10
米欣.
基于不对称信息理论的教学博弈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76-78.
被引量:5
1
吴荣.
供电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58-58.
被引量:3
2
王娟.
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的综合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111-113.
被引量:3
3
姜东模.
悦达投资投资价值模糊综合评价[J]
.财会通讯(中),2011(11):5-6.
4
宁艳阳,常立农.
技术创新人才的模糊综合评价[J]
.科技与管理,2004,6(5):115-117.
5
金刚,宋颖怡.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有效考核体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创建SCI的实践探索[J]
.南开管理评论,1999,2(2):24-26.
6
韩福荣,郝进.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26(3):120-124.
被引量:47
7
海晓凤.
高校基建项目全寿命期投资控制评价模型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3(12):90-95.
8
程国平,汪波,程秀平.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00-103.
被引量:4
9
丁日佳,信春华,陈佳鹏,于欣丽.
科技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潜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10):33-35.
被引量:10
10
李博英,尹海涛.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分析[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1(6):28-34.
被引量:3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