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西部大开发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被引量:
3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and the study of legislation of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部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历史必然。生态重建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西部生态重建实际上是建立生态公共产品生产、补偿的西部新资源和生态环境体制。政府行为是环境和资源体制函数的内生性变量。政府行为立法规范是西部资源与环境体制重构的关键。
作者
黄贤福
黄丽娟
机构地区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天府新论》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四川构建西部省亟待解决的法制环境问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高晋康教授 )子课题成果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资源环境立法
政府行为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1
夏勇.
论西部大开发的法治保障[J]
.法学研究,2001,23(2):19-32.
被引量:70
2
杨紫〓.经济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夏恿.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17-143.
被引量:309
2
王肃元,冯玉军.
论西部法律文化与区域法制创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1):21-26.
被引量:6
3
钟兴瑜,莫杨西.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西部生产力——中国西部生产力的历史考察之一[J]
.理论导刊,1999(10):30-32.
被引量:3
4
王力群,张谦元.
西部发展战略的法律思考[J]
.人大研究,1999(12):22-26.
被引量:4
5
崔勃.西部开发,法制先行[J].民主与法制,2000,(7).
被引量:2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被引量:3090
7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2版。
被引量:81
8
.《汉书·晁错传》[M].,..
被引量:35
9
.《孙中山全集》第6卷[M].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9,211,195-196,196,34,22,1,519,35-36,16,13,35,16,17,22,23,30-31,31,31,16,35页.
被引量:55
10
.《史记·平准书》[M].,..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69
1
梁栋杰.
区域法治合作制度创新探讨[J]
.区域治理,2018,0(25):282-282.
2
郑敏,董耀.
试论西部开发中环境犯罪预防[J]
.社科纵横,2005,20(4):124-125.
被引量:2
3
杨丽.
罗马法精神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S1):24-26.
4
董青,唐诚.
论行政规章对西部开发的法律规制[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5):35-37.
5
孟庆瑜,范海玉.
论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完善[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15(4):103-107.
被引量:1
6
宋迎军,张东华.
西部开发与地方立法[J]
.河北法学,2002,20(2):75-78.
被引量:4
7
付子堂.
法律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5-11.
被引量:1
8
黄建武,秦旺.
西部发展的法律诉求和统一法制[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12-18.
9
潘善斌,胡萍.
西部大开发的法治研究状况及评析[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1):40-44.
10
赵玉香,赵银祥.
我国西部经济起飞的政治条件[J]
.改革与战略,2005,21(5):24-25.
同被引文献
11
1
尤晓娜,刘广明.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J]
.经济论坛,2004(21):124-125.
被引量:22
2
戚道孟.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的探讨[J]
.中国发展,2003,3(3):16-19.
被引量:15
3
乔德赫瑞S R.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权的基础 [J].外国法译评,1998,(3):14-19.
被引量:9
4
罗世荣 唐仙丽.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思考[DB/OL].武汉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网站,2005-08—10.
被引量:1
5
钱薏红.贫困地区和环境可持续性[DB/OL].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2005—08—10.
被引量:1
6
王洛林,魏后凯.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7
夏勇.
论西部大开发的法治保障[J]
.法学研究,2001,23(2):19-32.
被引量:70
8
杜万平.
完善西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119-120.
被引量:67
9
吴水荣,马天乐,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进展与经济分析[J]
.林业经济,2001(4):20-23.
被引量:63
10
毛显强,钟瑜,张胜.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38-41.
被引量:789
引证文献
3
1
王涪宁.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及保障制度探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8-13.
被引量:7
2
杨道波.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87-94.
被引量:28
3
王茂林.
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强资源、生态环境的法律保护[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116-1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徐杰,杨晓倩,王聪聪.
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扶贫绩效评价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37-145.
被引量:6
2
戚道孟.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的探讨[J]
.中国发展,2003,3(3):16-19.
被引量:15
3
张金鹏.
社会学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研究[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5-9.
被引量:4
4
曹明德,黄东东.
论土地资源生态补偿[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3):96-105.
被引量:20
5
喻庆国.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02-7908.
被引量:23
6
付健.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以广西桂林阳朔大榕树风景区群体纠纷为例[J]
.学术论坛,2007,30(10):158-161.
被引量:3
7
刘雨林.
关于西藏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博弈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7-15.
被引量:25
8
付健.
论我国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现形式——以广西桂林阳朔大榕树风景区群体纠纷为例[J]
.法学评论,2008,26(2):74-78.
被引量:10
9
孙力.
生态功能区补偿法律制度初探[J]
.环境保护,2008,36(12):38-40.
被引量:3
10
蒋华林,陈彪,胡春.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治化的探新谋划[J]
.特区经济,2009(2):190-192.
被引量:1
1
黄贤福,宋亚兰.
政府行为与西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立法[J]
.理论与改革,2002(6):97-100.
被引量:3
2
张立群,娄海玲.
以习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青海“三区”建设[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1):12-16.
3
周启梁.
资源环境立法的权利本位困境与出路[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95-100.
被引量:1
4
舒炜.
资阳政治生态重建两年考[J]
.廉政瞭望,2016,0(24):38-40.
5
王曼.
政协工作怎样进社区[J]
.社区,2010(4):39-40.
6
丁里.
现行环境保护法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适应性[J]
.四川环境,2002,21(1):61-63.
7
徐斌.
新《环保法》与中国能源企业转型[J]
.国企管理,2015(2):23-24.
8
孙广黎.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关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J]
.学理论,2010(35):5-6.
9
杜悦英.
简政放权:难在落实,重在问责——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J]
.中国发展观察,2015,0(5):5-7.
10
周虹.
论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J]
.法学杂志,2010,31(S1):137-140.
被引量:5
天府新论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