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刘雪庵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有别于民谣的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精致独唱歌曲的通称,是音乐史上的一种特定题材,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旋律手法、和声手法、曲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表现了刘雪庵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作者
卜娇
机构地区
益阳市箴言中学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5-77,共3页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刘雪庵
艺术歌曲
创作特色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高佳佳,徐天祥.
历史不会忘记他——“刘雪庵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综述[J]
.中国音乐,2006(2):45-54.
被引量:8
2
匡惠.
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3-9.
被引量:10
3
刘雪庵作曲..刘雪庵作品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171.
4
魏琪.
刘雪庵《红豆词》艺术特色研究[J]
.大舞台,2010(11):114-115.
被引量:2
5
汪毓和.
刘雪庵先生及其音乐成就——为纪念刘雪庵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J]
.人民音乐(评论),2006(1):42-45.
被引量:13
6
闻之敬.
音乐家刘雪庵[J]
.音乐探索,1989(2):17-2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蘧得芳.
歌曲《红豆词》的艺术处理及演唱[J]
.音乐天地,2008(7):51-51.
被引量:2
2
段文.
谈刘雪庵先生的歌曲代表作——纪念刘雪庵先生诞辰100周年[J]
.中国音乐,2004(4):244-246.
被引量:8
3
王培喜.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J]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1):82-84.
被引量:15
4
《乐苑谈往—廖辅叔文集》,华乐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52页
被引量:1
5
《何日君再来》
被引量:2
6
《刘雪庵作品选·后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8
1
陆璎.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馆藏音乐书刊经眼录[J]
.抗战文化研究,2020(1):122-128.
2
蓝丁.
办学方针·西化道路·抗日救亡歌曲——关于现代音乐史上的几个具体问题[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4):21-24.
被引量:7
3
刘艳芳.
简论刘雪庵艺术歌曲创作及其特点[J]
.黄河之声,2010,0(8):118-119.
被引量:2
4
夏小燕.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历史回眸[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3):84-91.
被引量:12
5
明言.
丰硕成果 平实精神(上)——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J]
.音乐探索,2008(2):24-31.
被引量:1
6
李先龙.
泣血情思叹红豆 析刘雪庵《红豆词》歌曲艺术特色[J]
.广播歌选,2007,0(12):68-68.
7
许凤蓉.
刘雪庵艺术歌曲研究[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6):81-83.
被引量:2
8
于善英.
黄自“四大弟子”艺术歌曲及其二度创作[J]
.三明学院学报,2011,28(1):42-52.
被引量:2
9
李莉,田可文.
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3-14.
被引量:6
10
游歆睿.
千回百转“中国风”——析刘雪庵之《红豆词》[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30(1):96-9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汪毓和.
刘雪庵先生及其音乐成就——为纪念刘雪庵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J]
.人民音乐(评论),2006(1):42-45.
被引量:13
2
许凤蓉.
刘雪庵艺术歌曲研究[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6):81-83.
被引量:2
3
侯西平.
民族声乐视阈下的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演唱——以刘雪庵的《追寻》为例[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2):139-1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王沛然,赵秀彦.
浅析民国时期艺术歌曲中的音乐与社会关系--以《踏雪寻梅》、《追寻》为例[J]
.中华手工,2021(1):160-161.
1
张志可.
由《百鸟朝凤》看民间唢呐曲的“即兴”创作[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20(3):48-51.
被引量:3
2
肖珣.
羌族的民间音乐[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7(2):98-102.
被引量:5
3
卿泽.
贺绿汀的儿童歌曲创作思路与新启示[J]
.四川戏剧,2013(7):138-139.
被引量:2
4
杨云慧.
歌剧《弄臣》中重唱美的艺术呈现[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0(6):141-142.
5
罗薇.
印度音乐对于简约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25(4):40-48.
被引量:9
6
董维松.
汉剧《字宙锋》反二黄大过门的型态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3):57-61.
被引量:3
7
曾锦霖.
民族音乐旋律体制的继承与发展[J]
.福建艺术,1995(1):61-62.
8
张亚丽.
试论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民族因素”[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96-97.
9
麻峰,万良琦.
鄱阳湖民歌的种类及旋律特点探析[J]
.黄河之声,2011(12):70-72.
被引量:1
10
季茂春.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浪漫曲旋律与伴奏分析[J]
.戏剧之家,2014(11):59-62.
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