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各种素质将由不甚全面向着比较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作者
王文建
机构地区
南京晓庄学院
出处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12期204-205,共2页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何爱平.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推进和谐社会构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17-19.
被引量:5
2
王玉玲.
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J]
.先锋队,2005,0(18):46-46.
被引量:3
3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1-5.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艳芳.
公众参与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J]
.中国行政管理,2005(3):52-54.
被引量:14
2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N].深圳商报,2004-12-20.
被引量:19
3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3-87.
被引量:27
4
李东燕.
全球水资源短缺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5):48-53.
被引量:12
5
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杨芳.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J]
.中国农村经济,1998(7):22-29.
被引量:18
6
曹诗图,黄昌富.
’98洪灾的反思与对策[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1):87-89.
被引量:6
7
易杳.
水资源短缺:危机逼近中国[J]
.开放潮,2001(1):17-20.
被引量:3
8
宫希魁.
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5):28-30.
被引量:26
9
李昭新,张敏.
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18(1):75-77.
被引量:12
10
熊刚.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
.中国环保产业,2004(1):14-15.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26
1
华启和,高金龙.
审视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生态农村的建设[J]
.农业考古,2005(6):366-368.
被引量:4
2
施雪钢,盛邦跃.
对环境保护中政府失灵的哲学反思[J]
.消费导刊,2008,0(4):246-246.
3
李长健,李伟,易小芳.
价值视域: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契合[J]
.黑河学刊,2006(6):5-7.
4
张渝政,周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J]
.生态经济,2007,23(1):39-42.
被引量:5
5
张渝政.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71-76.
被引量:15
6
李承宗.
“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2):174-178.
被引量:16
7
Lin Qing Chen Hongzhao Wang Qing Lin Yi.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base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J]
.Ecological Economy,2007,3(3):226-233.
8
覃明兴,于瑮.
和谐社会研究现状及趋势[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30-35.
9
濮雷,杜思晗.
试论生态文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4):68-70.
10
陈金华,秦耀辰.
构建和谐社会的地理学视角[J]
.未来与发展,2007,28(11):2-5.
1
王文建.
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51-52.
2
曹红葵.
浅析“见义勇为”行为性质[J]
.南北桥,2011(10):9-9.
3
伏春兰.
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3):1-4.
被引量:1
4
周玉.
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77-81.
5
黄伟伟.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理论观察,2014(11):95-96.
6
王馨荣.
知识经济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J]
.江南论坛,1998(12):33-33.
7
耿燕.
培养“四有”公民的提法更科学[J]
.甘肃理论学刊,2000(5):59-60.
8
孙学海,李旭兰.
坚持“四有”建设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92-94.
9
吴方法.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J]
.党政干部论坛,1997(2):19-20.
10
韩茂华.
区直机关要做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J]
.理论研究,1997(1):16-19.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