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人与日本人内外意识的差别——从对自己人和外人的态度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们将人区分为"自己人"与"外人"并加以区别对待。本文将这种行为的心理称为"内外意识"。中国人、日本人都有这种内外意识,而内外意识是人情社会的根本。内外意识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及待人处事的方式。而中国人与日本人对自己人和外人的态度有何异同,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
饶玲玲
机构地区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出处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关键词
内外意识
自己人
外人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1
肖传国.
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与日语表达[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3):70-73.
被引量:14
2
曹阳.
“内外有别的体察”与“不分彼此的体察”——浅析中日文化差异对“体察表现”的影响[J]
.科技信息,2008(11):194-194.
被引量:1
3
符小军.
“内外意识”在日语授受动词教学中的应用[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9,23(2):60-63.
被引量:5
4
芦立军.
日语指示代词所体现的“内外意识”——以代名词为中心[J]
.日语知识,2010(7):9-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项梅.
日本人交际中的“内外意识”[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1):169-170.
被引量:2
2
李群群.
论日本人的“内”与“外”意识[J]
.青年与社会,2019,0(34):283-28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项梅.
日本集团意识的根源及在语言中的渗透[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12):113-114.
被引量:2
2
项梅.
浅谈日本式交际[J]
.才智,2015,0(28).
被引量:3
1
项梅.
日本人交际中的“内外意识”[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1):169-170.
被引量:2
2
陈立.
漫谈日本社会的内外意识[J]
.考试周刊,2009(32X):231-231.
3
胡婷.
从「水入らず」看日本内外文化[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3):94-94.
4
潘宗瀚.
日本民族的内外意识与语言表达的方式[J]
.大东方,2016,0(4):75-75.
5
宋森.
平和是一种美德[J]
.小学德育,2006(3):1-1.
6
谭潞.
谭筑平:急公谏政的好干部[J]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2006(12):61-62.
7
刘中燕.
中日赠答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基于义理人情和内外意识的视角[J]
.文化学刊,2015(7):81-83.
被引量:1
8
邢运芳.
浅析日语中的授受表现[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279-280.
9
文兵.
中国人“替自己人说话”的文化背景探讨[J]
.运城学院学报,2014,32(3):28-30.
10
王艳.
胸怀天下?[J]
.中国新闻周刊,2006(40):47-48.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