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子粒发育过程及其与栽培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果穗形成的小花数量是由遗传型决定的,一般栽培条件对花数的影响约在10%左右。一个果穗上的小花不能全部都发育成有效的子粒,其中有败育花、未受精花和败育粒的存在,这些受栽培条件影响较大。
作者
田海云
尹枝瑞
李维岳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科院机耕所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81年第3期22-26,共5页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子粒
玉米果穗
花数
败育
粒数
种植密度
雌穗
低肥力
增产技术
生理成熟期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115
1
崔彦宏,李伯航.
玉米籽粒的败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2):93-97.
被引量:7
2
王国琴,张德荣,郭法申.
玉米秃尖的气象条件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1):89-93.
被引量:7
3
逯晓萍,米福贵,云锦凤,张瑞霞,张众,吕学理.
饲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与遗传变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5,20(1):67-70.
被引量:1
4
朱军,季道藩,许馥华.
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3,20(3):262-271.
被引量:127
5
孙世贤,顾慰连,戴俊英.
密度对玉米倒伏及其产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13-416.
被引量:109
6
王长宏,顺慰连,戴俊英.
生态条件对玉米“库”的建成和产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07-412.
被引量:4
7
岑秀能.
影响玉米籽粒数量的因素分析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4,14(5):54-56.
被引量:12
8
陈学留,张建华.
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观察[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4,11(1):17-20.
被引量:16
9
罗瑶年,张建华.
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片衰老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4,2(4):23-25.
被引量:36
10
朱军.
广义遗传模型与数量遗传分析新方法[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6):551-559.
被引量:151
引证文献
14
1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阎晓光.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J]
.玉米科学,2010,18(5):65-71.
被引量:12
2
崔彦宏,李伯航.
玉米籽粒的败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2):93-97.
被引量:7
3
陈现平,樊贵义,刘玉恒.
玉米雌雄穗受精授粉能力和花丝活力在制种实践上的意义——兼谈玉米性器官受精能力研究的实践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1990,18(2):128-132.
被引量:6
4
郑卓琳,胡寅华,李伯航.
玉米雌穗小花类型、形态、决定时期及其与成粒的关系[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3(4):34-39.
被引量:10
5
李文才,张发军,孙琦,穆春华,孟昭东.
不同结实习性玉米品种的花丝生长特点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8):47-49.
被引量:5
6
张风路,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玉米子粒败育过程的早期特征及物质动态[J]
.玉米科学,1999,7(1):59-61.
被引量:14
7
李文才,孟昭东,张发军,孙琦,穆春华,丁照华,郭继民,许珍.
玉米秃尖性状的基因效应与遗传变异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8,23(B10):146-148.
被引量:9
8
范杰英,王昱,姜晓莉,张世忠.
玉米叶片早衰及籽粒败育的机理与影响因素[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30-1332.
被引量:9
9
王斌,刘贺梅,毛毕刚,高素伟,徐宏斌,葛建贵.
水稻顶部小穗退化性状的QTL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11,25(5):561-564.
被引量:12
10
肖荷霞,陈建忠,席国成.
黑龙港类型区气象生态因子与夏玉米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9,14(S1):126-13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孙国伟,张凤路,郭江,赵久然,郭景伦.
对玉米子粒败育原因的再认识[J]
.玉米科学,2004,12(z2):35-37.
被引量:10
2
刘广亮.
玉米杂交制种果穗缺粒成因及对策[J]
.玉米科学,2001,9(z1):61-62.
被引量:1
3
李茫雪,张赫然,于晶,周子珊,苍晶,王振华.
花粉管通道法将Bt-CPTI双价抗虫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1):29-33.
被引量:12
4
张海艳.
玉米子粒发育的粒位效应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4):93-95.
被引量:6
5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阎晓光.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J]
.玉米科学,2010,18(5):65-71.
被引量:12
6
周璇,宋凤斌.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J]
.土壤与作物,2012,1(1):41-48.
被引量:13
7
崔彦宏,李伯航.
玉米籽粒的败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2):93-97.
被引量:7
8
郝曜山,孙毅,李贵全,马建华.
玉米自交系花粉生活力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161-163.
被引量:6
9
张红梅,智建奇,董立红,罗绮,孙毅.
玉米花粉和花丝生活力研究[J]
.作物杂志,2005(6):28-31.
被引量:16
10
文科,黎亮,刘玉强,陈绍江.
高效生物诱导玉米单倍体及其加倍方法研究初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5):17-20.
被引量:71
1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6,4(4):43-46.
被引量:140
2
白宝璋,张景义.
甜玉米子粒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J]
.东北农业科学,1988,40(3):8-11.
被引量:10
3
杜文文.
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走进学生内心,浇灌最美花朵[J]
.读天下(综合),2018,0(1):54-54.
4
姜因福.
温度对玉米子粒形成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1986,38(2):1-4.
5
李超,胡继瑗,宋赞诚.
果穗不同部位的种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1964,24(1):55-61.
被引量:1
6
王美美,王万章,杨立权,侯明涛.
基于EDEM的玉米子粒建模方法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52(1):80-84.
被引量:29
7
高兆银,朱敏,李敏,弓德强,冯岗,赵超,范盼辉,陈业渊,胡美姣.
喷施噻苯隆(TDZ)对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18,35(4):481-490.
被引量:17
8
肖辉家.
报刊园地一枝花——记福建《每周文摘》[J]
.中国记者,1986(10):35-36.
9
王利锋,唐保军,王振华,李会勇.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间子粒脱水速率相关分析[J]
.玉米科学,2018,26(2):64-70.
被引量:12
10
闫淑侠.
夏秋季节玉米管理防三病[J]
.农机导购,2017,0(8):51-52.
东北农业科学
198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