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曹七巧和王琦瑶:两种女性话语——《金锁记》与《长恨歌》之比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意识形态话语角度把张爱玲的《金锁记》与王安忆的《长恨歌》作比较,自然发现此二者各自以一定时代的文化话语转型时刻女性欲望表达进行了回忆式地描述。这些描述集中体现在二者主人公不同的女性主义(抑或女权主义)生存和发展方式上。对比二者主人公——曹七巧和王琦瑶——的话语剖析,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把握了这两部作品所体现的两种不同的女性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作者
牛也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方论丛》
2002年第6期98-101,共4页
The Northern Forum
关键词
曹七巧
王琦瑶
《金锁记》
张爱玲
《长恨歌》
王安忆
女性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
女性欲望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万燕著..海上花开又花落 读解张爱玲[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298.
2
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 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269.
3
张爱玲著..张爱玲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508.
4
王安忆著..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376.
5
徐兴东,周长秋.道德经[M].齐鲁书社,19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汤洁.
找寻消逝的记忆——析怀旧书写中城市女性的文本同构[J]
.职大学报,2007(1):59-61.
被引量:1
2
陈林群.
王安忆《长恨歌》技术故障举隅[J]
.书屋,2005(1):58-62.
被引量:4
3
南帆.
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J]
.小说评论,1998(1):66-73.
被引量:80
4
郭霄.
虚荣之后的孤独——由《长恨歌》中王琦瑶的感情历程对其性格分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8-10.
被引量:1
5
徐珊.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城市景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82-86.
被引量:8
6
王彩蓉.
《长恨歌》的叙事学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32-34.
被引量:2
7
甘晓燕.
宿命与守望——从《十八春》与《长恨歌》看张爱玲和王安忆的生命审美意识[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7-49.
被引量:1
8
杨宁宁.
穿越时空的长恨情结——浅析王安忆《长恨歌》[J]
.保山师专学报,2005,24(1):61-63.
被引量:5
9
王东明.
建立在回忆基础上的“参差的对照”——浅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王安忆的《长恨歌》[J]
.理论界,2005(10):164-165.
被引量:2
10
张淑云.
凄婉缠绵长恨歌——对王安忆《长恨歌》的三种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4):26-2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张公善.
呼唤体悟性的智慧批评——对国内研究王安忆《长恨歌》的反思[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61-66.
被引量:2
2
李岩.
浅析《长恨歌》中长脚的人物形象[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9):174-17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吕逊.
论王安忆《长恨歌》中城市与女性的人物关系[J]
.青年文学家,2018(12X):48-49.
2
袁应该.
王安忆《长恨歌》中体现的都市意象赏析[J]
.语文建设,2015,0(7Z):1-2.
1
蒋晓娟.
《永别了,武器》的小说主题探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2):45-46.
2
艾尤.
“个人化写作”与女性欲望表达——简析林白和陈染的女性欲望书写[J]
.当代文坛,2006(1):46-48.
被引量:7
3
艾尤.
放逐式的同性情欲之女性欲望表达——以朱天文和邱妙津的同性恋代表作为阐释文本[J]
.北方论丛,2007(6):38-41.
被引量:3
北方论丛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