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Advancement in Research of Pathogenesis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收集了近 10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 ,分别从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理生理、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等方面作了综述 。
作者
王俊霞
杨晓娜
机构地区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03年第2期58-60,共3页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病因病机
西医病理生理
中医辨证分型
综述
分类号
R271.116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54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21
1
李大金,李超荆,俞瑾,毛秋芝.
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57-260.
被引量:65
2
顾文聪,赵伟康,韩志芬.
阴虚火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及性激素的变化[J]
.中医杂志,1990,31(9):45-47.
被引量:29
3
陈亚琼,叶雪清.
血浆吲哚类神经递质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相关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41-42.
被引量:20
4
夏桂成,陆启滨.
更年Ⅰ号新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0例[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4):8-11.
被引量:36
5
张昱 李勇生.肾虚血瘀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病理基础[J].陕西中医,1999,20(5):239-239.
被引量:8
6
程化奇,熊舜华,陈友香,侯安继,王云光,张荣.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阴虚阳亢证与肝郁气滞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研究[J]
.新中医,1997,29(1):36-39.
被引量:22
7
步世忠,孙梅,张沅,张永莲,俞瑾.
更年健上调老年雌性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对P物质和β-内啡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8-31.
被引量:34
8
陆启滨.
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探源[J]
.中医药学刊,2001,19(2):139-140.
被引量:73
9
余庆.
脾胃阴火与更年期综合征[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9(3):34-36.
被引量:39
10
王文君,俞瑾,李大金,步世忠.
雌性大鼠老化过程中脾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及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变化[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4):225-22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宋剑南.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及痰瘀相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0-43.
被引量:159
2
王建青.
衰老与老年病形成的关系及干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12-15.
被引量:9
3
李成义,陈光荣,孙文伟.
中国林蛙卵油中的激素成分及卵油对血小板聚集和血脂的影响[J]
.中草药,1994,25(11):584-585.
被引量:24
4
王志坚,陈敏珠,孙桂华,徐叔云.
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理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2):117-122.
被引量:81
5
张鸿炼,吴文蔚.
白芍总甙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8):371-372.
被引量:19
6
王传社,李顺成,李志新,蒋文跃,王玉明,李燕燕.
补肾化瘀法延缓衰老机理研究─—六味丹坤方对老年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4):275-277.
被引量:29
7
李大金,李超荆,俞瑾,毛秋芝.
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57-260.
被引量:65
8
吕世静,何德,黄槐莲,黄霞云.
当归注射液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1):45-47.
被引量:9
9
黄维嘉,陈宏础.
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89,12(4):206-208.
被引量:66
10
王大增,李燕萍,朱燕青.
清心平肝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J]
.中医杂志,1989,30(1):30-32.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354
1
王玉霞.
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224-225.
被引量:2
2
陈钰.
更年安神胶囊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效果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5):311-311.
3
甘柏柳.
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7,16(4):268-271.
被引量:2
4
范淑珍,李兴洪,程道兰,曾凡芝,谢守鹏,潘云英,张秀荣.
补肾育阴汤等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J]
.中国康复,2006,21(4):274-274.
被引量:1
5
王莉,陆利民,俞瑾,归绥琪.
中药天癸方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S1):211-214.
被引量:4
6
宋伟,陈友香,夏振信,江仙远,候安继,张莹雯.
补肾中药与利维爱延缓老年雌性大鼠衰老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S1):43-46.
7
王海英.
顺义区医院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4):15-16.
被引量:1
8
王心祥,渠彦.
自由基与中医药[J]
.中医临床与保健,1992,14(1):59-61.
被引量:2
9
郑雨,陈东风,周健洪,黎晖,李伊为,邓汝东,张赛霞.
加味左归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4):229-232.
被引量:8
10
董友金.
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25-2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03
1
张大旭,张娅婕,甘振威,马萱钺.
鳖甲提取物抗疲劳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7):834-834.
被引量:17
2
刘冬娥.
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被引量:248
3
王美卿,朱江,张露芬,袁红.
电针“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中国针灸,2003,23(10):593-596.
被引量:41
4
单秋华,孙冬梅,吴富东.
耳穴贴压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内分泌素及β-内啡肽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3,23(11):676-678.
被引量:37
5
魏美娟,俞瑾.
补肾药对雄激素致无排卵大鼠垂体及卵巢的形态学变化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164-166.
被引量:73
6
马堃,李连达,张丽娟.
中医药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方面的优势[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6):414-418.
被引量:20
7
于金凤,高学娟,贾桐,张广美.
益坤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2005,33(2):24-26.
被引量:11
8
陈亚琼,叶雪清.
血浆吲哚类神经递质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相关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41-42.
被引量:20
9
龙慧.
刺五加注射液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743-743.
被引量:4
10
邢锦秀,刘春霞.
关于耳穴的理论研究[J]
.吉林中医药,1996,16(6):39-4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2
1
甘柏柳.
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7,16(4):268-271.
被引量:2
2
董友金.
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25-25.
被引量:8
3
甘柏柳.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1):143-144.
被引量:2
4
李一云,贾春红,季建林.
围绝经期综合征有关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32(4):229-232.
被引量:18
5
程慧莲,韩璐.
舒更宁心汤治疗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临床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06,24(5):28-30.
6
周华.
围绝经期综合征述评[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52-1553.
被引量:12
7
高琦,程慧莲.
舒更宁心汤治疗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3):290-292.
被引量:3
8
金亚蓓,孙占玲,金慧芳.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2008,49(4):331-333.
被引量:20
9
黄健.
六味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对3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殖内分泌功能的调节[J]
.福建中医药,2008,39(5):1-2.
被引量:11
10
罗红玲.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4):79-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王梦欣,宋冬玲,崔明峰.
围绝经期抑郁与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8):122-124.
被引量:3
2
许青云.
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疗效的观察[J]
.右江医学,2006,34(4):377-378.
被引量:3
3
王传珍.
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概况[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86-88.
被引量:13
4
王刚平,颉瑞,裴根祥,张永录.
抑郁症妇女绝经年龄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3):161-162.
被引量:1
5
李一云,王维扬,冯雪梅,贾春红.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08-210.
被引量:4
6
金弘,刘婷婷,王荣.
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7,27(8):572-574.
被引量:38
7
李一云,屠监源,季建林.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心身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34-637.
被引量:8
8
崔晓萍,张庆文,陈玉娟,付磊强.
雌雄激素与中医阴阳及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陕西中医,2007,28(7):862-864.
被引量:7
9
丁原全,车冰.
围绝经期卵巢衰老的中医药研究[J]
.光明中医,2007,22(11):75-77.
10
赵凡桂,王文君.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与调理[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7):466-468.
1
伍朝夏,黄翎.
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66-68.
被引量:3
2
王俊霞,杨晓娜.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49-52.
被引量:8
3
归绥琪,许钧.
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初探[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2):25-27.
被引量:12
江苏中医药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