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01A期3-5,共3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同被引文献22
-
1刘仲英,吴冰,徐德华,张新武.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与环境的战略匹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6):811-816. 被引量:10
-
2黄兵海.风险管理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20(8):131-132. 被引量:5
-
3张伟.基于治理层次的内部审计——一种价值创造活动[J].审计研究,2004(4):85-88. 被引量:56
-
4松岩.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J].财会通讯(上),2004(10):22-22. 被引量:2
-
5于玉林.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审计月刊,2005(3):11-13. 被引量:36
-
6严若森.公司治理成本的构成与公司治理效率的最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05(2):59-63. 被引量:48
-
7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5):119-122. 被引量:28
-
8刘秀梅.浅议单位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J].商业会计(下半月),2006(5):53-54. 被引量:8
-
9孟英姿.内部审计在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集团经济研究,2006(09Z):283-284. 被引量:9
-
10罗秀然.l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探究[J].审计文汇,2006(9):25-2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0
-
1潘华.关于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4(21):25-26. 被引量:2
-
2赵志龙.125岁的柯达痛苦转身[J].英才,2006(7):42-42.
-
3余凤枝.当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今日科苑,2007(7):77-78.
-
4高红华,黄晓波.浅析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12S):382-383.
-
5秦小丽,薛霞.试论公司治理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J].财会研究,2010(13):71-72. 被引量:15
-
6张巧良,陈俊.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33-36. 被引量:8
-
7程家旗,王俊清.公司治理下的大学科技产业内审评价体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7(8):60-62. 被引量:1
-
8郭成文,王小虎.基于企业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审计的运用[J].网络财富,2008(8):88-89.
-
9李海琴.基于审计系统柔性视角下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09,0(2X):165-165.
-
10孔富贵,王佳贤.会计国际化中的几个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4(2):177-178.
二级引证文献26
-
1孙银钢.《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施行探索——基于内部控制审计视角[J].消费导刊,2008,0(20):115-116. 被引量:3
-
2张巧良,陈俊.关于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与综述——基于增值的研究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1):130-134. 被引量:5
-
3陈鑫.中美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7):54-55. 被引量:1
-
4马小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50-52. 被引量:2
-
5张耀中.以价值为导向的内部审计理论文献述评[J].中国内部审计,2009(1):26-28.
-
6孙立.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职能及其冲突[J].财会通讯(下),2010(11):49-52. 被引量:2
-
7何卫红,赵佳.内部审计研究述评:2003—2009[J].审计研究,2011(1):57-62. 被引量:32
-
8闫学文,刘澄,韩锟,卢薏,胡浩,刘祥东.基于价值导向的内部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理论、模型及应用[J].审计研究,2013(1):62-69. 被引量:37
-
9郑岚.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探析[J].财经界,2015(6):236-236. 被引量:1
-
10汤艳.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文献综述[J].商情,2015,0(6):79-79.
-
1陈廉.隐形冠军的成功秘诀[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3):11-11.
-
2孙立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11):81-83. 被引量:8
-
3孙立辉.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步骤[J].江苏商业会计,2010(2):41-43.
-
4孙立辉.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J].江苏商业会计,2009(3):38-41. 被引量:1
-
5金占明,柳承璐.小型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才,1998,0(10):7-9. 被引量:6
-
6孙浩南.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J].企业研究,2011(10):74-76.
-
7齐东.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创意产业市场的发展[J].中国市场,2007(34):20-22. 被引量:1
-
8孙海燕.盛邦:“卫星镇”的海外攻略[J].21世纪商业评论,2005(3):132-133.
-
9王东明.关于对做大做强太原市静脉产业的思考[J].经济师,2013(10):189-190.
-
10杨文超.基于AHP的道德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5,31(15):67-6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