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晶氧化铝磨料的特性及制造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要论述了微晶氧化铝磨料的概念、特性、在磨料行业的特殊地位 ,微晶氧化铝磨料的生产工艺 ,并简要介绍了世界上微晶氧化铝磨料的状况 ,以及微晶氧化铝磨料在中国的现状。
作者
陈玮
尹周澜
周海龙
姚长江
王庆伟
李东红
马艳红
机构地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中南大学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出处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1,共3页
Light Metals
关键词
制造
微晶氧化铝磨料
SG磨料
陶瓷刚玉磨料
溶胶-凝胶
分类号
TG73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1
Thomas E Cottringer ect. US 4623364.
被引量:1
2
Stanley L Conwell ect US 5516348.
被引量:1
3
Melvin A Leitheise eet US4314827.
被引量:1
4
李志宏,夏晓风,陈艳,赵松泉.
陶瓷刚玉磨具制造及其磨削应用[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20(4):29-33.
被引量:10
5
刚玉磨料的新品种—SG磨料[J].磨料磨具与磨削,1991,8.
被引量:1
6
李志宏,夏晓风,詹欲生.
陶瓷刚玉磨料制造及应用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20(3):37-38.
被引量:27
7
陈德春.
SG磨料磨具制造工艺综述[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93(6):38-4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
1
[2]W. Konig, Th. Ludewig, D. Stuff: Sol-Gel-Korunde eroffnen neue heis tungspotentisle, wt-Produktion und Management, 85(1995)22
被引量:1
2
[3]W. Orhert, S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l-Gel-abrasives, Tooling production, 1998.5
被引量:1
3
李志宏,夏晓风,詹欲生.
陶瓷刚玉磨料制造及应用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20(3):37-38.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29
1
邓显斌,杨正洪.
去除不锈钢小孔零件滚辘堵塞砂石的研究[J]
.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0(S02):98-100.
2
徐三魁,赵建昌.
超微晶陶瓷氧化铝磨料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26(6):71-73.
被引量:9
3
范文捷,周传勋,焦金旭.
陶瓷微晶磨料耐高温性能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3,33(4):65-67.
4
徐三魁,孙保帅,陈金身,尹学敏.
纳米α-Al_2O_3超细磨料绿色制备工艺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26(1):25-26.
被引量:6
5
陈延君,黄云,朱凯旋,黄智,王维朗,潘复生.
陶瓷刚玉砂带外圆恒压力磨削性能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06(1):81-83.
被引量:1
6
张云浩,李志宏,朱玉梅.
烧结添加剂和晶种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烧结的影响[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26(5):74-76.
被引量:4
7
胡勤,赵永武.
珩磨油石的磨削性能和磨削机理[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220-223.
被引量:3
8
徐三魁,赵建昌,邹文俊.
超微晶刚玉磨料的生产技术及应用[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27(2):69-72.
被引量:9
9
栗正新.
回归法SG磨具配方设计[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27(3):88-90.
被引量:3
10
陈延君,黄云,朱凯旋,王维朗,黄智.
国内外砂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航空制造技术,2007,50(7):86-9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3
1
徐三魁,赵建昌.
超微晶陶瓷氧化铝磨料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26(6):71-73.
被引量:9
2
杨荣泽,林圣敏,颜富士,陈智成.
氧化铝粉末系统微结构对θ到α相转换温度的影响[J]
.过程工程学报,2006,6(z2):306-310.
被引量:3
3
罗玉长.
高温烧结α—Al_2O_3晶体演化的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3(4):39-43.
被引量:1
4
岳崇杰.
美国磨料磨具磨削的发展状况[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89(1):37-39.
被引量:1
5
黎寿呈.
SG磨料的选择[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89(3):38-39.
被引量:3
6
陈德春.
SG磨料磨具制造工艺综述[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93(6):38-40.
被引量:7
7
吴玉程,宋振亚,杨晔,李勇,崔平.
氧化铝α相变及其相变控制的研究[J]
.稀有金属,2004,28(6):1043-1048.
被引量:32
8
商连弟,王宗兰,揣效忠,孙柏瑜,王承武,焦秀莉.
八种晶型氧化铝的研制与鉴别[J]
.化学世界,1994,35(7):346-350.
被引量:41
9
李国星,卢红霞,孙洪巍,陈昌平,杨德林,胡行.
MgB_2等镁化物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晶粒生长形貌的影响[J]
.中国陶瓷工业,2005,12(1):12-14.
被引量:5
10
黄晓巍.
Al_2O_3/3Y-TZP复相陶瓷的液相烧结机理[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624-62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张云浩,李志宏,朱玉梅.
烧结添加剂和晶种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烧结的影响[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26(5):74-76.
被引量:4
2
胡勤,赵永武.
珩磨油石的磨削性能和磨削机理[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220-223.
被引量:3
3
李剑,李志宏,崔希文,朱玉梅.
陶瓷刚玉磨料行星磨干法造粒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27(4):55-58.
被引量:3
4
张云浩,李志宏,朱玉梅.
MgO和SiO_2烧结添加剂对陶瓷刚玉磨料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A01):235-237.
被引量:3
5
边华英,李金勇,李郑辉,王学涛,宋建安.
新型烧结刚玉磨料概述[J]
.佛山陶瓷,2016,26(10):4-5.
被引量:1
6
边华英,王学涛,尹青亚,王焱.
微晶氧化铝基烧结磨料的制备研究[J]
.河南科学,2018,36(7):1070-1074.
被引量:6
7
边华英,王学涛,李金勇.
陶瓷磨料的研究现状及刚玉行业绿色发展[J]
.佛山陶瓷,2020,30(6):13-15.
8
边华英,陈虎,王焱,王学涛,薛俊杰.
焙烧温度对微晶陶瓷磨料晶粒度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20,56(11):33-38.
被引量:4
9
李海涛,樊利存,程浩艳,石铁拴,赵刚强,孟庆新,胡浩.
助烧剂对微晶Al_(2)O_(3)刚玉磨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3):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任强,何选盟,武秀兰.
纳米添加剂对99氧化铝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A01):452-454.
被引量:1
2
王志伟,俞冬强,陈佳杰,袁巨龙,邓乾发.
磨粒的几何形状研究综述[J]
.现代制造工程,2008(11):1-6.
被引量:10
3
杨明轩,张毅.
特殊深孔的推镗滚压加工[J]
.机械,2014,41(8):65-67.
被引量:5
4
顾苏怡,周正存,石慧林,杜洁,张永康.
珩磨油石制备与选用研究进展[J]
.工具技术,2015,49(1):3-6.
被引量:4
5
边华英,李金勇,李郑辉,王学涛,宋建安.
新型烧结刚玉磨料概述[J]
.佛山陶瓷,2016,26(10):4-5.
被引量:1
6
魏丽娜,宁会峰,龚俊,朱腾飞,孙博.
PSO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珩磨油石磨损预测[J]
.工具技术,2017,51(9):63-66.
被引量:3
7
边华英,王学涛,李郑辉,李筠乐,李国旺,李淑玲,韩铭.
陶瓷刚玉磨料制备相关专利技术分析[J]
.佛山陶瓷,2018,28(9):1-6.
8
边华英,王学涛,尹青亚,王焱.
微晶氧化铝基烧结磨料的制备研究[J]
.河南科学,2018,36(7):1070-1074.
被引量:6
9
李凤友,刘玉瑛,张玲,苏鑫,张志豪,张欢.
TiO_2烧结助剂对纳米η-Al_2O_3制备氧化铝陶瓷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2019,48(4):699-704.
被引量:11
10
宋为聪,王建立,李奉隆.
回转窑生产低钠微晶氧化铝生产工艺技术研究[J]
.铝镁通讯,2019,0(2):1-3.
1
李志宏,夏晓风,詹欲生.
陶瓷刚玉磨料制造及应用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0,20(3):37-38.
被引量:27
2
黎寿呈.
SG磨料的选择[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89(3):38-39.
被引量:3
3
叶伟昌,梁萍.
新型砂轮的发展与应用[J]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3(3):26-29.
被引量:10
4
叶伟昌,梁萍.
磨具材料发展的动向[J]
.淮阴工学院学报,1999,8(1):41-43.
被引量:2
5
陈学卿.
磨削发展新趋势[J]
.磨料磨具通讯,1997(12):10-11.
6
陈德春.
SG磨料磨具制造工艺综述[J]
.磨料磨具与磨削,1993(6):38-40.
被引量:7
7
岳隆明.
新型陶瓷刚玉磨料CJY9106的研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7(4):5-12.
被引量:7
8
汪玉祥,叶伟昌.
新型SG磨料砂轮及其正确使用[J]
.机械工程师,2002(9):17-18.
被引量:2
9
专利信息[J]
.磨料磨具通讯,2017,0(1):36-37.
10
钱惟圭.
第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97)上的见闻(之一)类SG磨料产品竞相问世[J]
.磨料磨具通讯,1997(6):11-14.
轻金属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