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番茄红素的化学及其生物学性质
被引量:
7
Chemical and its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Lycope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类胡萝卜素(cerotenoid),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是番茄、红辣椒、红葡萄中的红色物质的成份之一。在植物体中番茄红素的功能是接受光、保护植物不受光致氧化作用。在正常的有氧细胞代谢中,所产生的高活性氧可以与番茄红素反应,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以免活性氧对组织细胞的破坏。番茄红素有11个共轭双键,抵抗着过氧游离基,以保护细胞的正常功能。番茄红素猝灭单线氧要比β-胡萝卜素几乎高一倍。
作者
杨鸣娟
张坤生
机构地区
天津商学院
出处
《中外食品(酒尚)》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性质
番茄红素
生物学性质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66
1
廖彩霞,闫春兰,黄聪.
番茄红素的生理学功能研究现状[J]
.海峡药学,2004,16(3):119-121.
被引量:6
2
王贵元,徐娟,夏仁学.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511-515.
被引量:21
3
汪良驹,王中华,李志强,刘晖,刘卫琴,陈宗元,颜璞,孙敦乾.
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苹果果实着色的效应[J]
.果树学报,2004,21(6):512-515.
被引量:73
4
于文利,舒伯,赵亚平,胡卫乐,汤健俭.
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的动物实验评价[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2005,24(1):99-101.
被引量:19
5
岑宁,王杰,谢继志.
柑桔果皮番茄红素诱导合成研究[J]
.中国南方果树,1996,25(3):6-7.
被引量:4
6
孙利祥,丁淑丽,李建勇,朱凤仙,汪继华.
8个西瓜品种番茄红素含量的比较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1):66-68.
被引量:11
7
陈剑波,孟巨光,谢峰,刘智慧,彭金龙,黄锦超,陈秋琦.
微波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4):52-54.
被引量:9
8
程杰山,沈火林,井玉芳,杨辉,孙秀波,于岩.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
.华北农学报,2006,21(6):75-78.
被引量:15
9
刘沐霖,惠伯棣,庞克诺.
番茄及其制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C_(18)-HPLC-PDA定量分析[J]
.食品科学,2007,28(7):453-456.
被引量:21
10
Minhthy L,Nguyen,Steven J et al.Lycopen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Food Technol,1999,53(2): 38-4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贵元,徐娟,夏仁学.
植物的番茄红素及影响其形成的生理因素[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511-515.
被引量:21
2
黄艳,夏秋瑜,刘四新,李从发.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50-55.
被引量:11
3
穆欣,薛玉梅,许明.
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7(2):36-39.
被引量:9
4
卢定强,陆凯丰,陆晓云,肖洁瑾,徐蓓.
微波法从三孢布拉霉菌菌丝体中提取番茄红素[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6):189-192.
被引量:6
5
翁倩,周宝利,于洋,付亚文.
外源ABA、BR和ETH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84-787.
被引量:19
6
羊仁南,赵超,羊以武,杨旭.
番茄红素常用提取工艺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6):61-64.
7
王俊文,袁鸿,张洋,豆建华,王光正,唐中祺,武玥,郁继华.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番茄成熟过程中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3,37(1):169-1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张树斌,常彦忠.
番茄红素的抗癌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7):121-125.
被引量:11
2
黄艳,夏秋瑜,刘四新,李从发.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12(2):50-55.
被引量:11
3
李晔,赵杰,袁其朋,郑建全.
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2006,22(4):104-108.
被引量:1
4
穆欣,薛玉梅,许明.
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7(2):36-39.
被引量:9
5
卢定强,陆晓云,陆凯丰,胡继军.
RP-HPLC determination of lycopene in microcapsules[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7,16(1):65-68.
被引量:2
6
苏蕾,徐厚平.
番茄红素的营养保健功效[J]
.食品与药品,2007,9(07A):66-68.
被引量:9
7
王玮.
番茄红素的生理特性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前景[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108-111.
被引量:4
8
翁倩,周宝利,于洋,付亚文.
外源ABA、BR和ETH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6):784-787.
被引量:19
9
王镇,党选民,詹园凤.
西瓜果实中番茄红素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08,28(3):68-72.
被引量:7
10
孙卫,王冕,胡卫平,王卓,常云,杨双革.
番茄红素中砷含量测定[J]
.河北化工,2008,31(8):70-71.
1
周文化,唐冰,钟秋平.
短梗霉多糖的微生物发酵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与机械,2004,20(5):56-59.
被引量:7
2
王喜波,刘杨,姜云庆.
Natamycin的生物学性质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技,2007,32(4):4-6.
被引量:1
3
周文化,钟秋平.
出芽短梗霉菌的微生物发酵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z1):179-186.
被引量:5
4
马雪连.
海藻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2014,0(8):163-163.
被引量:3
5
汪彬彬,车振明.
ε-聚L-赖氨酸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
.中国调味品,2010,35(5):29-31.
6
吴吉林,周波,麻明友,彭密军.
微藻色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0,31(23):395-400.
被引量:10
7
汤兴俊,何国庆.
茁霉多糖的微生物发酵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7):34-36.
被引量:11
8
张蓓,段小明,冯叙桥,蔡茜彤,范林林,李萌萌.
水解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10):192-200.
被引量:3
9
孔令红,王静雪,林洪,丁云娟,蔡天舒.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性质[J]
.海洋湖沼通报,2012(3):37-43.
10
张孔海,黄秀敏,吴斌.
新型低聚糖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4):37-39.
中外食品(酒尚)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