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创建高品位生态旅游“后花园”
Creating High Taste Ecological Travelled "Real Garden"Taking Advantage of Natural Resource
出处
《经济林研究》
2002年第4期77-80,共4页
Non-wood Forest Research
参考文献4
-
1刘良源 等.森林旅游[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8.. 被引量:5
-
2王谊,陈存根,朱耀勋,马秀芳.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吸引向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7(1):77-79. 被引量:10
-
3李瑞林.生态旅游[J].森林与人类,1993,(3):33-34. 被引量:1
-
4张二勋.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80-83.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7
-
1陈卫东.旅游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2). 被引量:1
-
2刘伟强 陈传康.旅游开发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
3韩杰.现代外国旅游地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4郭康.调整性旅游规划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
5侯立军.略论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5,(4):39-41,57. 被引量:3
-
6王克坚.陕西旅游基础知识[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5.. 被引量:2
-
7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69-74. 被引量:171
共引文献48
-
1李佰杰.京郊生态旅游的问题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S1):168-171. 被引量:2
-
2周虹.论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J].法学杂志,2010,31(S1):137-140. 被引量:5
-
3张启珍,张吉献.申报建立林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环境综述[J].中国煤田地质,2004,16(5):39-42. 被引量:6
-
4唐文跃,欧阳军.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59-61. 被引量:22
-
5张景群,马聃.陕西生态旅游分区格局研究[J].生态经济,2005,21(6):90-92. 被引量:3
-
6万丽娟,彭小兵,赖景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22(1):97-100. 被引量:3
-
7刘宇鹏,李秀江.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21(2):219-221. 被引量:7
-
8赵飞,李新,彭华.区域旅游协作:实质、影响因素与组织模式[J].特区经济,2006(9):232-234. 被引量:10
-
9杨效忠,张捷.旅游地合作研究综述及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108-112. 被引量:8
-
10藤金勇,刘逊,刘良源.利用自然资源创建高品位生态旅游“花园”[J].江西科学,2006,24(6):508-512.
-
1刘养洁.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及生态旅游开发思路[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1(1):64-68.
-
2丁娟,张光生,焦华富.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3):284-288. 被引量:16
-
3张浩,郭平顺.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S1):201-203. 被引量:3
-
4刘良源,詹明,陈华.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创建高品位生态旅游"后花园[J].江西林业科技,2003,31(4):11-12. 被引量:1
-
5王勇.天津市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环海河的休闲、文化、商贸带建设[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3(2):25-26.
-
6藤金勇,刘逊,刘良源.利用自然资源创建高品位生态旅游“花园”[J].江西科学,2006,24(6):508-512.
-
7徐邦毅,谭雪飞.深化流通改革 振兴衢州经济[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9(3):10-14.
-
8阮诗峰.建设美丽镇安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3):26-26.
-
9刘桂珍,黄琴.析文物艺术品拍卖系统设计的必要性[J].品牌,2015(9):231-232.
-
10熊安华.生态旅游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1,28(12):1744-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