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扬雄信道的思想特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扬雄信道的思想特质雷健坤扬雄作为两汉之际承前启后的思想家有着极富个性的思想和充满矛盾的人生。把扬雄视为一位儒家人物,这在学术界似乎早已成为共识。①然而,如果根据汉代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思想发展状况,仔细剖析扬雄思想所蕴含的深意,则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认...
作者
雷健坤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8-62,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西汉
扬雄
哲学思想
道家
黄老学派
思想渊源
分类号
B23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8
1
张兵.
扬雄《法言》中的道家思想[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5):30-32.
被引量:2
2
李殿元,刘宗林.
应该为扬雄洗冤[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38.
被引量:3
3
束景南.
《太玄》创作年代考[J]
.历史研究,1981(5):142-147.
被引量:4
4
董根洪.
“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论扬雄的中和哲学[J]
.社会科学研究,1999(6):76-79.
被引量:6
5
王世达.
简论《太玄》外易内道的结构特色[J]
.人文杂志,1998(6):38-41.
被引量:1
6
清宫刚.
扬雄与道家思想[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4):16-23.
被引量:2
7
叶幼明.
扬雄的“玄”是一个唯物主义命题[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4):15-19.
被引量:1
8
许结.
论扬雄融合儒道对其文论的影响[J]
.学术月刊,1986,18(4):49-57.
被引量:7
9
郑文.
在人性论上荀况对扬雄的影响[J]
.河北学刊,1985,5(3):49-53.
被引量:1
10
郑万耕.
扬雄的史学思想[J]
.史学史研究,1998(2):30-3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李釗.
20世紀中期以來國内揚雄歷史貢獻研究述論[J]
.蜀学,2020(1).
2
肖佳憶.
試析揚雄文化精神在綿陽的傳承與發展[J]
.蜀学,2019(1):70-76.
3
吴龙灿,张慧璎.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法言》研究综述[J]
.儒藏论坛,2021(1):235-251.
4
吴龙灿,苗泽辉.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太玄》研究综述[J]
.儒藏论坛,2021(1):195-234.
5
张兵.
儒主道辅 本道兼儒——论扬雄《法言》的思想特征[J]
.管子学刊,2005(1):55-60.
被引量:3
6
李昕昕.
扬雄述志赋发微[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47-5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肖佳憶.
試析揚雄文化精神在綿陽的傳承與發展[J]
.蜀学,2019(1):70-76.
2
韩文娟.
近三十年来扬雄《法言》研究综述[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5):100-101.
3
董津含.
《法言·修身》篇君子观意蕴探微——兼与《论语》君子观比较分析[J]
.今古文创,2022(28):4-6.
被引量:1
1
姚海燕,张鑫.
从"无为"到"而治"之转因[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S2):153-156.
2
李文彩.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J]
.中国穆斯林,1995(6):1-1.
3
周长江.
《论语》问答有深意[J]
.教育文汇,2009(3):33-33.
4
崔大华.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J]
.哲学研究,1986(1):30-35.
被引量:5
5
马春香.
《论语》在两汉的地位和影响[J]
.唐山师专学报,1998,20(1):62-65.
6
张忠利.
儒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特质[J]
.社会科学战线,2001(4):162-165.
被引量:1
7
吴新民.
国际、国内逻辑学教学与研究论要[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45.
8
张科.
略论董仲舒对诸子思想的整合[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59-63.
被引量:1
9
姚才刚.
《蕺山学派哲学思想》读后[J]
.中国哲学史,1997(4):126-127.
10
吴龙辉.
说“老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9-13.
被引量:4
学术研究
199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