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计划生育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3
On Humane Care of Family Planning in China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76,共3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参考文献1
-
1张维庆主编..中国计划生育概论 试用本[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289.
同被引文献13
-
1米国庆.新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研究,2004,28(5):80-84. 被引量:14
-
2周长洪,苏宇红,薛丽娟.城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式创新——南京市玄武区政府购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实践[J].人口研究,2005,29(1):84-88. 被引量:2
-
3郭友宁,方可娟,施元莉,楼超华,林德良,李慧沁,张德玮.新婚夫妇选择避孕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4,14(1):56-64. 被引量:7
-
4谢朝武.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构建立体式的利益导向机制[J].人口研究,2005,29(5):81-84. 被引量:4
-
5俞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5,29(6):80-83. 被引量:8
-
6郭维明,郭大平.将公共管理的理念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J].人口研究,2006,30(3):84-86. 被引量:9
-
7Judith Bruc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care[J ]. Study in Family Planning, 1999, 21(2): 63. 被引量:1
-
8Anonymous. Staring oral contraceptives-which, when and how? [J ]. Drug and Therapeutics Bulletin, 1992, 30: 41. 被引量:1
-
9钟庆才.人口计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人口快讯,2007,(12). 被引量:2
-
10王炳顺,钟烨,高尔生.未婚青年对避孕方法的选择[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7):869-870. 被引量:15
-
1陈剑,包凤云.“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培训班”讨论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4(1):64-65.
-
2顾大男.生育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探讨[J].西北人口,1999,20(2):24-26. 被引量:12
-
3朱流星.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J].特区实践与理论,1999(3):53-55. 被引量:1
-
4村级是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关键环节[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9,0(5):39-40.
-
5张生吉.实践“三个代表”加快统计改革步伐[J].统计与经济,2003(2):13-14.
-
6曹振兴.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4):6-8.
-
7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推进统计工作创新发展[J].江苏统计,2003(7):44-46.
-
8赵麟.把握“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J].理论探索,2000(5):10-11.
-
9江立华.城市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11):11-12. 被引量:1
-
10李红联,王建中.打造社区生育文化公共服务平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5):40-4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