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disused osteoporosi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DOP)是一种由于局部骨骼失重或全身制动而导致的骨质流失状态[1]。DOP患者因骨密度下降而发生身体疼痛,且易发生骨折,其好发于长期卧床者和微重力环境工作者。DOP患者早期呈现骨痛与皮温升高,后期可发展为皮肤血流量减少、皮下脂肪萎缩、全身性骨痛,伴随脊柱变形、关节炎与疼痛,患者难以进行日常活动、保持独立性及参与社会活动,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机械应力缺失、信号通路异常及免疫调节与代谢紊乱3个角度对DOP的发生机制进行梳理分析,并总结应对策略,以期为DOP的精准预防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 李宏鹏 赵庆华 Li Hongpeng;Zhao Qinghua(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25,Chin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 200080,China)
出处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病理机制 综述文献 Osteoporosi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Litera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