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兼爱与墨子之仁——以儒、墨“仁”“爱”之争为线索

JianAi(兼爱)and the Ren(仁)of Mozi:With the Debat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Mohism on "Ren"and "Ai"as the Clu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界讨论墨家兼爱思想的文章非常多,很多学者从儒墨比较视角切入墨家兼爱思想研究,认为儒家主张仁爱,墨家主张兼爱,墨家通过批判儒家的仁爱思想后提出了兼爱思想。其实,兼爱是墨子对仁的一种重新诠释,是墨家的仁学思想。儒墨同宗尧舜,并皆以仁义为核心价值原则,儒墨之辩的核心在于辨析什么才是真正的仁义。孔子突出了仁的内在性与普遍性;墨子则突出了仁的外在性与普遍性。墨子之仁就是兼爱,是普遍之爱、平等之爱。不过他对兼爱的解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兼爱学说难以实行。
作者 盖立涛 Gai Litao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MS084)的阶段性成果 华北电力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297.
  • 2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614.
  • 3孙诒让..墨子闲诂 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1:762.
  • 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8册.
  • 5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344.
  • 6葛瑞汉著..论道者 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599.
  • 7杨俊光著..墨子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394.
  • 8(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95.
  • 9戴卡琳.《墨子·兼爱》上、中、下篇是关于兼爱吗?——“爱”范围的不断扩大[J].职大学报,2011(4):1-6. 被引量:4
  • 10丁为祥.墨家兼爱观的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70-76.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35

共引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