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隐喻英译研究——以《三体Ⅲ:死神永生》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是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本文以《三体Ⅲ:死神永生》中的隐喻为语料,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从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通感隐喻四个层面分析译者对于隐喻的处理并总结译者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发现,基于中西方读者体认的普遍性,译者对双方文化中共有的隐喻概念进行保留和还原;反之,出于关照目标语读者体认的差异性,译者通常用目标语中最佳对等的文化意象替换原文的隐喻概念。
作者
陈秋燕
李崇月
机构地区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8期23-26,共4页
English Square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概念隐喻理论
《三体Ⅲ:死神永生》
隐喻翻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0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黄兴运,覃修桂.
体验认知视角下“水”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10(6):28-34.
被引量:16
2
姜宇辉.
作为“想象理性”的隐喻——自博纳富瓦的诗意聆听辨析莱柯夫的隐喻理论[J]
.外国文学,2015(1):15-23.
被引量:1
3
(美)莱考夫,(美)约翰逊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37.
4
李燕.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尤利西斯》里的“脑隐喻”研究[J]
.文化学刊,2022(5):72-76.
被引量:1
5
李瑛,杨运杰.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唐诗隐喻英译特征研究--以《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唐诗》为例[J]
.语言教育,2022(2):77-87.
被引量:4
6
李瑛.
“上下”域方位隐喻初探[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9-61.
被引量:13
7
龙柏林,刘伟兵.
意识形态具象化的隐喻路径[J]
.广西社会科学,2018(1):61-65.
被引量:9
8
錢锺书.
通感[J]
.文学评论,1962(1):13-17.
被引量:118
9
束定芳.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21(6):11-20.
被引量:340
10
伍敬芳,赵湘波.
英、日、汉语中的通感现象——从心理学到认知语言学[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7(1):65-6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孙毅.
论认知隐喻学的文化意蕴维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91-97.
被引量:15
2
张蓓.
莱考夫的经验主义隐喻观探究[J]
.外语教学,1999,20(3):9-12.
被引量:21
3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16
4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02
5
汪少华,徐健.
通感与概念隐喻[J]
.外语学刊,2002(3):91-94.
被引量:59
6
王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1):37-43.
被引量:227
7
陈黎峰.
金融报道中的隐喻及其翻译[J]
.上海翻译,2005(3):26-28.
被引量:13
8
许伟利,周可荣.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4):77-81.
被引量:13
9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 [ 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被引量:1
10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Grammaticalization [ M ]. Berlin: Mouton de Gmyter, 200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02
1
熊娜,卢涛,顾若愚,许文婷.
从机能代偿到人类增强:DIA获奖作品中残障设计理念的迭代与演变[J]
.装饰,2023(12):58-69.
被引量:1
2
李瑛,黄千红.
基于体认翻译学的宋词隐喻英译研究:以《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为例[J]
.语言教育,2023,11(4):90-99.
3
王寅.
从翻译的认知观、认知翻译学到体认翻译学[J]
.语言教育,2023,11(4):72-80.
被引量:3
4
范依灵.
身体叙事视角下的传统文化视频传播[J]
.新闻前哨,2023(4):35-37.
被引量:1
5
刘明欣.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诗经》隐喻英译探索[J]
.现代英语,2020(20):79-81.
6
刘巧艺.
认知视角下商务英语时文的隐喻及其翻译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6):38-43.
被引量:1
7
雷静雅,黄雪敏.
焦虑与内省:陆游诗歌疾病主题的多维艺术隐喻[J]
.华夏文化论坛,2024(1):86-93.
8
温晓燕.
方位隐喻认知视域下儿童绘本的意义构建分析——以The Three Pigs为例[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96-101.
9
左慧芳.
基于句子层面的隐喻能力培养研究[J]
.理论观察,2021(11):137-139.
10
李婧怡,梁洪琦.
汉、俄语“水(вода)”隐喻认知模式对比研究[J]
.汉字文化,2023(24):169-171.
1
王德易.
认知翻译学视阈中的隐喻翻译过程与翻译策略探讨[J]
.中华传奇(中旬),2022(5):0025-0027.
2
张柯莹.
ChatGPT协助文学隐喻翻译的可行性分析[J]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4,40(21):162-164.
3
严春妹,周子静.
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礼”的内涵及英译——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2023,45(1):100-104.
4
汪明.
概念隐喻翻译及案例分析研究[J]
.文化学刊,2024(10):198-201.
5
王璞.
符号建构、空间转译、社会连接:别发印书馆的跨文化传播空间实践(1876-1949)[J]
.出版发行研究,2024(4):97-103.
6
向小蕊.
《老人与海》中“海”的隐喻研究[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18):0019-0021.
7
郭思宇.
认知隐喻视角下网络热词“刺客”的语义泛化探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4(13):232-234.
8
谢世坚,陈沙君.
认知隐喻学视域下《哈姆雷特》中的“死亡”隐喻分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9):60-67.
9
傅了艳,余小强.
《英国病人》的通感隐喻认知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3(5):77-81.
10
刘华东,肖忠华.
概念隐喻视角下《唐诗三百首》中“愁”字诗句的隐喻[J]
.海外文摘,2024(2):0007-001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