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qiāng进酒”音义之争引发的“蝴蝶效应”,是部分音韵学人强制推行“全部以今音读古诗”,致使部分“古诗不古”以及“美诗”退化为“非诗”:无韵、无律、无诗味。如何在“音韵学+诗学”的协同规约下,进行杜甫式“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协同研辩,坚守“汉唐古体诗有韵、唐宋格律诗有律”的“诗味今读”,成为汉唐以降古诗今读全部问题的根本所在。现有辞书并非全部韵读标准,一些真正的韵读标准尚有遗漏,亟待利用大数据+智能检索不断地发现、确认与增补。只有在文学史语境里通观汉唐“将进酒”一以贯之的音与义,才可能更深入理解汉唐《将qiāng进酒》的系列诗篇,尤其是李白“宰酒”的巅峰之作《将进酒》。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