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绝地天通:从神文到人文的转向——早期中国天人关系的神话哲学解读

Juedi Tiantong:The Shift from God Article to Humanities——A Myt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in Early Chin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商周之际,神巫阶层淡出而史官阶层突起,也带动了一场由宗教神文迈向现世人文的历史转变。许多原先已经掌握神巫、道术、礼法知识的精英分子开始觉醒,并尝试用人类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思考自然、解释生活现象。《周书》凸显道德的巨大力量,用以替换神巫法术。敬畏德、崇尚德,而不是借助神巫,才是君王善治的前提。《史记》《国语》神话叙事中的颛顼或尧帝命重以司天,黎以司地,并负责制造地球,为天地开辟各自的空间,拉远天地距离,阻断神人联系。其真实目的是不允许群神分散地民灵魂的注意力,为王者政权建构和天下统御注入了德政、德治的意义规定,倒逼人类自己回归理性,不再对众神产生心理依赖,并独立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地天相绝之后,上古中国的天便不再有言,不再跟人类直接对话,于是天人之间便不再存在语言关系,而只存在着信仰关系。唯有天,才是人类尊崇和敬畏的对象,而不是群神。周公、孔子、庄子都致力于把司巫、男觋、女巫之流改造成为借助清醒的人文教化和礼乐规范而劝导君王、引领民众的先知先觉者,而最终使周文化从神文转向人文,挣脱昊天上帝、众多鬼神而完成主体自觉、实现身心自由。
作者 余治平 Yu Zhiping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61,共12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 1李泽厚著..李泽厚旧说四种 说巫史传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31.
  • 2余治平.“推阴阳”而动天地:董仲舒宇宙图式新探——如何实现对先秦儒家宇宙论的改造与超越[J].河北学刊,2021,41(2):52-63. 被引量:6
  • 3陈来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33.
  • 4童书业撰,童教英导读..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84.
  • 5(清)刘师培著..仪征刘申叔遗书[M].扬州:广陵书社,2014:15册(7216).
  • 6(清)董天工笺注..春秋繁露笺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47.
  • 7钱穆著..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15.
  • 8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 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06.
  • 9李文泽,舒大刚..三苏经解集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 10蔡沉撰,王丰先点校..书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7.

二级参考文献9

共引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