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夏洛蒂·勃朗特的“精神胜利”:《教师》中的共同体建构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教师》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唯一一部男性主人公小说,不仅是勃朗特作品矛盾结构的典范,也是她批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主观主义作品。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经历着社会巨变,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和帝国主义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而来的,却是阶级冲突和个体矛盾导致传统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观遭受挑战。勃朗特在《教师》中清晰地刻画了转型社会个体的境遇和命运,关照了各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精神情感诉求。叙事张力与结构矛盾根源于个体对共同体既继承又反叛的渴望。如何整合差异,安置主体性需求,构建“有机团结共同体”成为重要议题。通过心理构建机制,勃朗特调和了个体诉求与群体机制,试图构建的精神共同体,借此可以管窥英国文化共同体形塑机制和过程。
作者 曾玉林
机构地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9期34-37,共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