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的一种构件,它安放在古建筑正脊两端封护屋面前后两坡交会部位,既能起到固脊、防水、避雷等功用,又是重要的装饰构件。本文所讨论的古建筑鸱吻构件,据文献记载,在唐以前多称“鸱尾”,从唐至元一般多以“鸱吻”称呼(1),明清时则多称“正吻”,还有“螭吻”“蚩吻”等说法。琉璃鸱吻即以琉璃工艺制作的鸱吻,是琉璃技艺应用于建筑营造的重要体现。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也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存有大量古建筑琉璃鸱吻的实例,延续时间较长,形制样式丰富,对研究山西乃至全国古建筑琉璃鸱吻构件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建筑》
2024年第9期100-105,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