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闻框架视域下媒介叙事话语建构——以“北京暴雨”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媒介叙事话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受众,这些话语不仅是传递信息,更是塑造和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工具。本文通过对部分主流媒体与“北京暴雨”相关报道的文本进行媒介叙事话语建构分析,发现媒介话语在隐喻话语、范例话语、流行话语、描述话语四个不同方面建构了“团结互助”的新闻框架,并对灾难报道的话语建构提出优化建议。
作者
王欣雨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16期65-67,共3页
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新闻框架
媒介叙事
话语建构
北京暴雨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胡芸雯.
人民日报微博与微信灾难新闻传播模式比较研究--以“河南暴雨”报道为例[J]
.科技传播,2022,14(10):129-131.
被引量:2
2
李露露.
新媒体时代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分析——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1):31-33.
被引量:2
3
吴新渝.
基于评价理论的主流媒体微博关于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事件报道的话语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2,8(10):20-25.
被引量:1
4
刘玉茹.
新闻框架视域下媒介叙事话语建构——以“重庆山火”为例[J]
.视听,2023(6):141-144.
被引量:1
5
李建伟,付盛凯.
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央与地方媒体自然灾害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对河南特大暴雨报道为例[J]
.新闻爱好者,2022(8):25-27.
被引量:6
6
张一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7
王雪晔.
媒介话语动员:建构民族团结的一种策略——基于西北多民族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J]
.新闻界,2017(3):2-7.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刘世铸 ,韩金龙 .
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
.外语电化教学,2004(4):17-21.
被引量:134
2
李战子.
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
.外语研究,2004,21(5):1-6.
被引量:358
3
李战子.
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框架的扩展[J]
.外语研究,2001,18(1):48-54.
被引量:106
4
丁柏铨.
论新闻伦理对新闻活动的制约[J]
.江苏社会科学,2007(5):222-227.
被引量:23
5
李华.
从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看国内教师话语的研究[J]
.外语界,2007(5):83-90.
被引量:53
6
张先刚.
评价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7,28(6):33-36.
被引量:75
7
马伟林.
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7,28(6):37-40.
被引量:37
8
马伟林.
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评价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124-129.
被引量:14
9
陈力丹.
抗震救灾中的采访应遵循“减少伤害”原则[J]
.新闻记者,2008(6):36-37.
被引量:15
10
袁华,潘小江.
评价理论对新闻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7(5):58-6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24
1
王一凡,王亦高.
符号学视角下的“新疆棉花”——新闻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J]
.传媒论坛,2022,5(21):7-11.
被引量:1
2
汤新部,谢奋.
侗族媒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基于2010-2018年热门侗族微博的内容分析[J]
.新闻论坛,2019,33(1):76-79.
被引量:3
3
李娜.
从爱国到文明:建国70年主流媒体环境话语变迁与共意动员[J]
.新闻界,2019(12):38-49.
被引量:7
4
王雪晔.
广东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报道框架及舆论引导策略——基于6家市场媒体对新冠肺炎的报道分析[J]
.新闻知识,2020(4):3-7.
被引量:2
5
陈思辰.
数字时代下古村落保护的应用研究——以金溪县蒲塘古村为例[J]
.西部皮革,2020,42(17):102-102.
被引量:1
6
吴明华,赵飞格.
共产党的角色转型与“建设”隐喻的媒体建构[J]
.新闻界,2021(6):21-28.
被引量:5
7
徐婧,王楠.
主流人工智能话语的技术迷思[J]
.当代传播,2021(5):36-40.
被引量:6
8
刘思雨,季峰.
共情传播与价值认同:主流媒体报道体育新闻的当下逻辑——基于《人民日报》微博东京奥运会报道的分析[J]
.传媒观察,2021(10):63-68.
被引量:15
9
刘祥平,许芊芊.
国内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脉络与趋势--基于CNKI核心数据库的可视化图谱分析(2006—2020)[J]
.海河传媒,2021(5):46-54.
被引量:2
10
宋素红,陈艳明.
“疾控国家化”的媒介呈现:疫情报道中战争隐喻的文本分析[J]
.当代传播,2022(2):35-39.
被引量:9
1
真颜.
爱你所爱的人间:我的傻妻逆行北京暴雨[J]
.知音(月末版),2023(9):22-25.
2
詹承豫,王天泽.
城市社区韧性能力提升的反脆弱方法研究——以北京H街道社区洪涝灾害为例[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4,26(2):1-9.
3
江平.
我的老师刘汁子[J]
.大众电影,2024(9):144-144.
4
苗炜.
什么叫“气候冷漠”[J]
.新民周刊,2023(40):77-77.
5
王明阳.
基于建设性新闻框架视角下的企业营销传播研究[J]
.新闻传播,2024(17):29-31.
6
熊思斯,滕宇,胡珀.
政务新媒体互动内容分析及诉求回应研究——以人民网留言板数据分析为例[J]
.情报杂志,2024,43(3):150-156.
被引量:2
7
刘文宇,孙明月.
中国“扶贫”隐喻的话语动态分析——以《中国日报》社论为例[J]
.话语研究论丛,2023(2):67-82.
8
仇开域,夏翠娟.
数字人文服务中的跨媒介叙事研究与实践[J]
.图书馆杂志,2024,43(9):11-23.
被引量:1
9
武家璇,蒋含平.
体育何以“强国”:近代冰雪运动的媒介话语与观念转型[J]
.教育传媒研究,2024(5):27-32.
10
张楷红.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4(10):0175-0178.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