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学(感性学)在中国现代性话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横跨文学与哲学两大学科领域,独具中国特色。与中国不同,“aesthetics”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在欧美早已式微,但其所涉及的情感、感性与意识形态等议题始终是欧美思想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西方左翼思潮的核心议题,它们虽无美学之名,却有美学之实。当下,中国美学与那些较少或不再使用“aesthetics”话语概念的“后学”理论之间交流甚少。有鉴于此,“中国美学”的英文或许可译为“Chinese Meixue”,以与“aesthetics”相区分,凸显其中国特色。同时,这也为我们在更广泛的情感、感性与意识形态等内涵的基础上,将中国美学与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及后现代左翼思潮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契机,我们也可借此进一步探讨“中国美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意义。
作者
刘康
王一凡
Liu Kang;Wang Yifan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0,共10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欧美汉学家中国美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23&ZD30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