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中起效,关键之一是需具有适应性,其内容或路径要适应青年学生情感态度、认知特点、话语习惯和其他发展需求与期待。博物馆隐性思政教育,因其独有的情境性、针对性与适切性,使受教育者以最为自然的状态接受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馆隐性思政教育的前提是知识传递的主要媒介—讲解,需将深奥的、专业的、晦涩的、隐性的信息调整为大众易于理解、接地气、可以接受的外显性信息,思政教育才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鉴于此,文章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讲解为例,提出四条路径:御流行多热词、挖情感唤参与、补背景增诠释、添对话多互动,并且首字取“女娲补天”谐音以方便传播和记忆,以期发扬博物馆思政教育的潜隐性、渗透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88-91,共4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基金
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思政适应、志愿先行——博物馆高校双场域中思政教育适应提升研究”(S202310709039)
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19ZSZD03)
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