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1912—1949)中医诊法理论在中医诊法学术传承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发展无可避免带着中西医汇通的时代烙印,启发了中医诊法现代研究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医诊法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调研,发现西医知识的引入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中医诊法理论传承与应用实践,民国时期诊法的研究以舌诊和脉诊为重点,在诊法原理、临床意义和运用经验等方面均有特色发明;该时期新出现的中医学分科构建思想、随之形成以诊法理论为核心的诊断学教材,也促进了中医诊法学术的创新整理与现代化传承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提高对民国时期中医诊断学教材的关注,加强对有关医家诊法思想的整体研究与对同时期医家的综合对比研究,或开展更多专题式理论探讨。
作者
余秋慧
宫鸣
于峥
杜松
YU Qiuhui;GONG Ming;YU Zheng;DU Song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69-1273,共5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医诊法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Z-202224,YZ-202201)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专项课题(KYG-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