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久痢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腑损伤,以大便次数增多,夹有黏液、血便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甚至出现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皮肤黏膜损伤等肠外表现。临床上根据临床表现及肠镜检查结果,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以病情活动和缓解交替为特征,病程多在4周以上^([1])。中医药治疗久痢以清热化湿、调气行血、消积导滞或健脾益肾为主^([2]),也有医者主张以活动期和缓解期分期论治^([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20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久痢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起草小组。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8-1524,共7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
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ZD202212)
江苏省中医消化病医学创新中心(苏卫科教[202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