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柯润璞论元杂剧的剧场性艺术特征及翻译策略

Crump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atricality of Chinese Dramas in Yuan Dynasty and Hi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戏曲缺乏足够的认知以及译介方式的问题,致使西方世界对中国戏曲形成了很深的误解。西方当代汉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力图改变这种误解,美国学者柯润璞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在其研究中国戏曲的权威性著作《忽必烈汗时期的中国剧场》中,不仅力图还原元杂剧的“剧场性”艺术特征,而且特别附上他本人全文翻译的三部元杂剧《李逵负荆》《魔合罗》和《潇湘雨》,用以说明元杂剧的“剧场”性质和特点。其中,柯氏尤其看重《潇湘雨》一剧,认为它是反映元杂剧“剧场性”艺术特征的最佳代表,主要体现为虚拟性的舞台表演、叙述韵文的灵活运用和“大团圆”结局及其另类处理。同时,他在翻译时忠于原文的完整翻译与跨文化转化的策略,对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戏曲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 范方俊 范宁 Fan Fangjun;Fan Ning
出处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4,共8页 Jiang-huai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20&ZD28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柯润璞著,魏淑珠译..元杂剧的戏场艺术[M],2001:283.
  • 2杰夫·凯勒,吴思远.柯润璞与中国口述表演文学研究[J].中华戏曲,2015(1):1-19. 被引量:2
  • 3谢天振著..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36.
  • 4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610.
  • 5(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元人杂剧概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166.
  • 6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 1[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 7(明)臧晋叔编..元曲选 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1757.
  • 8胡忌选注..古代戏曲选注 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90.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