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急危重症患者是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由于药物(如镇静镇痛/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疾病原因等多种因素,急危重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下降[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及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是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方式[1-3]。其中,空肠营养可降低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EN效率,包含空肠营养在内的幽门后喂养常作为胃喂养不耐受的急危重症患者的首选营养支持途径[4]。目前,鼻空肠营养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之一。国内外肠内营养指南对肠内营养的实践工作给予了综合性的指导建议。然而,临床实践中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喂养及拔管管理等关键问题的实施仍需继续探究。
出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6,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基金
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0AAA01096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科研课题(XHHLKY2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