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用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新生儿中的治疗效果,为新生儿ALI/ARD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百色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ALI/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频组(30例)和高频组(30例)。常频组患儿接受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PS治疗,高频组患儿接受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频组比,高频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高频组均较常频组更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水平均升高,高频组均较常频组更高;与常频组比,高频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 HFOV联合PS用于新生儿ALI/ARDS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调节患儿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 廖丽秋
出处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93

共引文献16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