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早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7年,即从1949年到1966年。北京大学55级红皮本《中国文学史》是这一时期集体写作文学史的先声,创设了新的文学史话语,却忽略了文学史的教材属性和传递知识的职能。其修订本黄皮本、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社科院本、游国恩等主编的蓝皮本在红皮本之后相继问世,增强了对文学史教材属性的关注:叙述方式从“以论带史”到以史为主,史料的选择、使用更为全面,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的叙述更为充实准确,文学流派和文学风尚的演变脉络更为清晰,建构起了较为严整的知识体系。王水照前后参与了红皮本、黄皮本和社科院本苏轼部分的编写,对比他对苏轼的不同叙述,可以对新中国早期文学史范型的调适获得深切认知。
出处
《天中学刊》
202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Journal of Tianzhong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