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研经费“包干制”作为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深化推进“包干制”试点的工作在逐步开展。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在“包干制”的推行中,应当身先力行。高校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与产出成果象征着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水平,科研经费的投入是否有效地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成果,绩效评价尤为重要。文章在相关理论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原则;激励与约束并存、信任与监督并举,为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基于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框架,探索构建了一套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适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府、高校、科研人员三个层面提出了科研经费“包干制”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激发高校科研创新活力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出处
《商业会计》
202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Commercial Accounting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71802001)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2023年面上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YKJ2023-0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