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年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超声特征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估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估老年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119例,分为易损斑块组(66例)和非易损斑块组(53例),均行二维超声和SM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差异,并分析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间体质量指数、吸烟构成比、脉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斑块最大厚径、位置、表面情况、内部有无强回声、内部强回声数量、SMI新生血管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BMI、吸烟构成比、脉压差因素后分析,除内部有无强回声外,两组间上述其他参数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最大厚径、位置、表面情况、内部强回声数量、SMI新生血管级别及多参数联合预测老年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均>0.7,其中多参数联合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90%和88.70%。结论:运用二维超声联合SMI技术评估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35-38,41,共5页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基金 2020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50207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51

共引文献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